bitpie钱包下载链接|中国超主权数字货币

作者: bitpie钱包下载链接
2024-03-12 12:41:43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English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理事会

学术顾问

学术委员会

管理团队

研究团队

高级研究员及研究员

特约高级研究员

特约研究员

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

指数报告

工作论文

研究报告

中心书系

讲座会议

数字金融workshop

互联网金融研讨会

互联网金融年会

数字金融讲坛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讲座会议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首页>

首页>

学术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2022-02-25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 ,作者李苍舒、黄卓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第168-174页。

 

 

1

one

导读

[数字金融研究]

[作者简介]李苍舒,1991年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数字金融、中国宏观经济等。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著有学术专著《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重点课题研究。

 

黄卓,1978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助理院长、发树学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还担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首任秘书长、“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50人论坛”成员和中国青年金融学者联谊会理事。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最佳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称号、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学术论文曾入选ESI全球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2014年获得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2015年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工商银行经济学优秀学者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高端智库科研项目资助。

[摘 要]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潜在风险包括技术安全风险、非法交易风险以及金融稳定风险。可采取的监管对策有: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维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关键词]超主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风险;稳定币;数字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two

正文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一、引言

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诞生。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以数字化技术的形式存在。数字货币通常没有物理形态,但可作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用于支付和交易。当下,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纸币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货币,其使用量正在下降。随着技术变化和创新推动,数字货币的使用量将持续增长。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本质不同。20世纪末,就有不同形式的电子货币可以流通使用,比如以银行卡为载体、可以在POS终端上使用的电子现金。但电子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且存储价值依赖于信用卡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而数字货币则在安全性、独立性和开源性等方面都颠覆了传统的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其在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发行,可以通过交易或参与“挖矿”获得。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节点都可以参与进来,交易通过加密系统进行,网络上任何成员都可参与比特币记账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比特币没有地域限制,无须和任何现有银行系统绑定,不需要中央银行、发卡行或移动运营商等任何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认证。

比特币的成功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各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纷纷涌现,它们不与任何主权货币挂钩,但可以用于支付交易或者储存价值。加密货币基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依赖中心化监管的货币体系相对立。然而,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极大,加上低透明度、不可预测的交易成本和有限的供应量,因此并未获得广泛的接受。为克服第一代加密货币的波动性,稳定币应运而生。稳定币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固定价格的加密货币,通过与价格更稳定的资产挂钩来稳定其价值。这些资产可以是美元、欧元等法定货币,也可以是黄金等硬资产。由于拥有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稳定币在可伸缩性、私密性、稳定性、去中心化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稳定币不具有加密资产的日常波动性,在短期内,这种稳定性有利于持有者的日常交易,而长期的稳定性则有利于实现信贷、融资等其他重要金融功能。

数字技术也推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具有法定地位,发行责任主体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因此也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法定化发展达成共识,纷纷着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加快推动本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布局。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数字金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也成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视作由商业机构主导发行的稳定币,它没有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不由各国央行发行,但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使用。目前,超主权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最接近其概念的当数Facebook曾经主导的天秤币Libra。Libra计划与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美元将成为支持Libra的主要货币,其余部分可能由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组成。基于应用分布式对等架构和数字钱包技术的Libra拥有21家联合创始机构和20亿以上的客户群体。但Libra可能对现有法律监管体系、数据主导权和国家主权货币形成挑战,因此其计划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要达到欧美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多种货币应在任何国家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货币之间的竞争会将货币的价格和质量调节到一个均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时代,超主权数字货币能够和其他法定数字货币一样充当“竞争货币”的角色。中央银行通过立法指定法定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作为垄断者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未来的数字货币时代,国际货币竞争仍是主权货币的竞争,但会增加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新维度。大科技平台可能凭借技术实力、基础设施、客户规模、场景应用、跨国业务等优势来推行全球性的数字货币,挑战一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地位。为维护主权货币的核心地位,研判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并立法以保证其流通使用;另一方面,纸币形态的货币也便于政府控制、管理,因此在纸币时代很难产生超主权货币。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诞生成为可能。不同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以波动性著称的加密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虽然没有政府信用担保,但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

实现全球自由流通,超主权数字货币需发挥在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护居民财富方面的优势。货币的主要功能是支付,要实现对法定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能够降低支付活动,尤其是境外资金转移和支付的成本。在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环境下,将境外资金转入境内的过程缓慢而昂贵。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跨境汇款至少有上万亿美元,仅手续费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汇款渠道,比如,只要使用数字钱包,外国务工人员就可以从世界各地向国内亲朋即时汇款,且可避免高昂的转账费用。一国居民持有超主权数字货币,无须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也不用支付手续费,就能完成跨境交易,进而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这既免除了商品服务交易中各国法定货币间相互转换的不便和限制,还能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这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相对于法定货币的最大优势。除了跨境交易,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与真实货币挂钩,还能发挥防止本国货币崩溃、保护居民财富的重要作用。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当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法定货币汇率暴跌,居民积蓄和财富将迅速缩水。如果居民持有与美元、欧元甚至是黄金相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就能避免受到本国货币贬值的影响,维护其财富和积蓄的价值。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另一发展趋势。数字货币的创新和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新方式。Libra计划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主要是因为Libra依托于Facebook平台。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和数字App、数字网站和电子商务开源工具的提供者,Facebook覆盖了虚拟商品、电商、阅读、娱乐和音乐等大量线上数字商品服务,这些在Facebook社交网络上架构的诸多应用场景,是20亿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采用Libra开展交易的基础。在未来数字化支付场景中,数字货币相对法定货币使用更加便利,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商业体系和技术安全保障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不断开拓更多商业应用场景,这是其在某些支付领域替代法定货币的关键。除了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随时间推移而强制执行的智能金融合约有助于完成透明和固定的自动交易,简化支付流程。在还贷、订阅、租金和工资支付等方面,支付方可简单地建立一个智能合同,到期将数字货币自动转移给收款方,使得交易不仅便利安全,而且通过提前建立智能合约,可以避免价格波动,对冲风险。

目前,具有全球规模的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信任已为社会更广泛地接受超主权数字货币奠定基础。基于数字技术的长尾特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数字货币可能会相互竞争、共同存在,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最终可能会由一种或少数几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统一市场。

 

三、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

超主权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但凭借一些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可靠高效的金融支付平台和庞大的商业客户规模,未来在许多领域将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不依赖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使超主权数字货币少了许多法定数字货币的天然约束,这赋予了其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国家信用的约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基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能会增加用户风险,不利于控制非法活动,同时也有可能削弱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第一,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存在技术安全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其技术可靠性也相对更高。从货币属性的角度看,超主权数字货币由商业体系设计和发行,不具有官方性质,但却必须具备货币的支付和储备职能。如果被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其价值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用户财富的重大波动。如果作为常用的支付手段,其技术故障和运营风险都将导致经济金融活动的中断和停滞。无论是与法定货币挂钩,还是内置算法机制,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方都需要提供可靠充分的技术保障。

在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架构下,节点信息的规模和能耗、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和规模化问题、高速专用网和节点设置、代码质量的稳定性、开放和性能的平衡等技术性问题都是制约超主权数字货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发挥区块链加自主金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技术发展的节点和路径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治理、运营和设计中的潜在脆弱性,包括其分类账、验证用户所有权的方式和货币转移的方式,以及由于设计缺陷、网络事故或验证程序节点故障而导致的托管人操作事件或分类账受损均是潜在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还涉及用户用来存储私钥和交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程序和组件,以及和挂钩法定数字货币的兑换、清算和流动性支持问题。发行方还需要对币值波动、挤兑、重大事项披露和市场操纵做好制度安排。

当下,一些科技公司的支付系统均基于其自身发行的数字货币而非法定货币。一些企业为吸引客户、促进消费,也常向消费者提供多种支付手段在预付卡和数字钱包等闭环支付系统中使用,其体量已经高于许多银行的存款。这类非银行支付系统可以美元为记账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此类非银行私人资产可能仅在该企业网络内具有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行人承诺可将其兑换为法定货币,因此这就成为该发行主体的一项负债。由于没有受到与银行同种程度的监管,消费者可能面临发行人无法履行其债务的风险。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往往对于传统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严格数据安全标准和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披露方面有诸多要求。但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可能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保护。此外,私人数字货币支付与依赖用户数据的各种消费服务相结合,对客户数据的安全保障和披露使用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第二,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活动。法定数字货币均受到各国央行严格监管,其交易记录易于追踪,相对来讲,由非官方系统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自下而上、同时同步和跨境流动不规则的技术特性,更适合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交易和支付。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能创建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外部监管机构很难掌握该体系经济活动的具体动向,这不仅增加了犯罪组织的隐蔽性,也为其跨境非法交易活动提供了金融便利。如果这一虚拟金融体系规模持续运转壮大,甚至可能严重干扰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运行。

数字货币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受监管的市场之一。Foley等学者发现大约1/4的比特币用户参与了非法活动。据估计,每年约有760亿美元的非法活动涉及比特币(占比特币交易的46%),这接近美国和欧洲毒品市场规模的总和。学术界对如何在法律层面防范和监管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带来的犯罪问题有一些讨论,Gandal等学者根据比特币交易所Mt.Gox泄露的用户交易数据,研究了比特币交易中的价格操纵,识别并分析了该交易所的可疑交易行为。随着比特币被主流社会接纳程度的提升以及更加不透明的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活动中的非法份额在下降,但新的加密货币正通过“黑色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领域的复杂风险倒逼监管层需要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当前,数字货币参与洗钱、毒品和军火等非法交易活动的体量快速上升。一些数字货币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没有实体资产支撑,但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如果得到民众的认可,其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规模及范围也会不断拓展。由于超主权数字货币可以大规模跨境流动,犯罪集团可以更便捷地转移资金,这为打击违法活动增加了极大困难。且相关的违法犯罪风险也可能通过数字货币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造成非法活动的溢出效应。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方式不需要依赖金融中介,可降低交易成本,还能躲避监管,便于线下交易与线上支付同步进行。这从理论上构建了超主权数字货币体系,创造了非法交易的闭环,可为违法组织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对国家和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第三,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这主要是指可能给金融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风险。可在全球流通和使用的商业数字货币陆续进入金融市场,不需要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能实现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支付、转账和交易网络,随着其数字商业信用的不断提升,就很有可能建立全球性的数字金融垄断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超主权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虽不确定,但其已确实拥有了改变金融体系的能力。

超主权数字货币还可能通过数字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增加其锚定货币的竞争优势,甚至有可能侵蚀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还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上寻求公私激励的相容机制,避免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公权私放,进而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超主权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挂钩,一旦具有全球地位,在被其锚定的几种主权货币中,权重越大的货币其竞争力就越强。而小国主权货币的地位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政府又无法限制民众进行自由兑换,小国民众很有可能大幅减少本国货币的持有量,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和金融风险的蔓延。而作为锚定目标的主权货币国家则有超发货币以兑换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动机,从而增加全球货币的波动性。如果在一国居民心中,超主权数字货币比主权货币更值得信任,法定货币甚至会有完全消失的风险,一国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

在主权货币地位更牢固的国家,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来自多个方面。金融机构的敞口可能会扩大规模并改变性质,数字货币系统的运行涉及经销商、钱包提供商、储备资产的管理和受托商等众多金融机构,这有可能构成市场信贷和运营风险的来源。此外,具有储备资产性质的资产关联型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大量出售和赎回的操作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其储备资产的期限、质量、流动性和集中度。在金融危机中,超主权数字货币和其背后储备资产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放大金融风险,加剧风险的传播速度。理论上,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和国家主权货币一样具有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并调节其供给扩张的能力,因而能从本质上对全球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四、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对策

超主权数字货币在未来数字经济体系中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果不能有效防控和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就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稳定,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对全球超主权数字货币兴起的新趋势,中国同样需要调整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方式,采用新对策做好应对准备。

第一,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监管部门,负责超主权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全部相关事务和监管治理工作,一切在中国从事数字货币相关活动的实体都应在其管辖和职权范围内。该部门应被赋予必要的权力和充足的资源,使其能够全面监管和监督与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并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在开始运营之前,都必须满足中国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为中国用户启动服务计划和提供服务之前,任何打算从事数字货币功能和活动的实体应清楚了解其适用的监管规则,并与中国监管当局积极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金融属性广泛,可能涉及储蓄、投资、保险、融资和资产管理等众多金融领域,可能还需要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间设立联席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对数字货币监管的不同职责。应弥补数字货币在法律法规层面的监管缺陷和漏洞,依法确保监管部门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和资金流动的适当监控。应设定超主权数字货币运作机制和储备资产投资管理规则,对数字货币发行人、汇款公司、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实施监管。对数字货币融入现行金融监管和货币管理体制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能够包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

可对超主权数字货币实行牌照管理,以减轻其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作为支付和价值存储手段的潜在风险。应确保数字货币项目具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尤其是在储备金管理、运营弹性、网络安全保障、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要为数字货币项目制定适当的政策,项目内的所有职能和活动要受到风险管理措施的约束。对于承担部分或全部相关资产价值波动风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运营商实行审慎监督,对参与其项目管理以及在相关方面行使重大权力或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员进行尽职调查,持续跟踪和评估数字货币项目风险。应要求数字货币项目对储备资产管理采取严格的规制,并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来吸收信贷、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应对潜在的金融稳定性问题。

第二,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货币基于数字技术,相应的监管也离不开监管科技的发展。协调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人民银行已有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集中突破自金融模式的技术难点、数字货币的弱实名问题和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冲击、区块链和电子支付技术的分层融合及其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提升和规模突破等关键技术难点。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全面监督数字货币的多功能活动并减轻监管套利,关注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基于技术中性原则,根据数字货币的业务特点、风险特点和规则特点,采用适当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框架,重点关注超主权数字货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以及合规管控的实现路径和可信度。

为应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技术风险,还应加快建设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实时支付基础设施,以保障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快速地运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目前中国支付基础设施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快速支付,即支付信息在银行之间的传输和结算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地完成。未来,实时支付系统的建设应致力于缩小数字经济中交易能力和结算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提供端到端更快的支付服务,进一步提升支付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并确保这一服务能平等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规模的银行。此外,还需要考虑强化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新的突发风险,在停电、黑客攻击等压力时刻能够继续提供流动性并维持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营。

第三,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保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制订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计划、交易前和交易后的信息披露和利益冲突规则、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赎回机制和程序、交易平台的健全系统和控制措施以及在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和欺诈情况下的责任分配,并确保数字货币项目有适当的恢复和解决方案,在适用法律和破产框架下能有序缩减。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数据管理系统。应清晰、透明地向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披露风险及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则。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有关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在项目内分配给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和职责的信息,货币稳定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储备资产的投资授权,储备安排和适用的隔离信息资产,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寻求补救或投诉的程序。向用户和交易对手披露的信息还应定期涵盖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及储备金中资产的价值和构成,此类信息应接受独立审计,并以全面、透明的方式向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定期披露。

构建数字货币数据储存和运输、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的监管框架和治理机制。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外部性的特点、用户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导致了数据的海量增长,也给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数字货币的应用领域,监管部门尤其需要注意在推动数据分享时注意隐私保护。要重点保护数字货币用户的数据归属权,保持隐私下的数据透明,确保用户可以自由更换服务商,由用户决定数据的使用和共享。要严格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对数据的滥用,只有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放数据,避免大平台的数据垄断。应保护、收集、存储和管理数据,记录和维护在数字货币交易操作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遵守所有适用的数据隐私要求。

第四,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超主权数字货币既然是全球流通的,其治理和监管必然涉及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会给传统意义上的监管带来跨境挑战,其所使用的技术和基础架构相关的运营及网络安全风险可能会影响多个司法管辖区。在没有密切协调和通用标准的情况下,司法管辖区间监管措施的差异可能引起监管套利和分散化。司法管辖区通常负责将其规则和法规应用于其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活动,但如果从国外向本国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主管部门将很难通过网络定位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很难有效地应用和执行本国法律。

解决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跨境挑战需要各国监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境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以确保充分地跨境监管。实施有效的合作需要了解各类数字货币的运作方式、各业务活动的关联和影响渠道。主管部门需要确定各自监管框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如何相互作用,以避免监管缺陷和监管套利,确保全球一体化的有效监督。跨境合作的内容具体应包括:各国在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中作出的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数字货币的发行、赎回和储备资产管理;数字货币的交换、交易和转售方式;交易数据和记录的存储模式等。监管部门应在国内和国际上相互合作与协调,促进有效地沟通与协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促进对跨境和跨部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监督。双边或多边谅解备忘录可为合作安排提供基础,以促进各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和解决危机。构建治理框架,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要协调合作,调控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总量,测算和管理作为储备金的各国法定货币比例,以维护币值的稳定。要建立相关机制以应对可能由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大量市场操作造成的其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危机以及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冲击。

中国应积极强化与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等在数字货币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共同商讨研究,达成监管共识,逐步构建数字货币的监测、监管政策框架,最终建立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附 本 文 题 录

 

1.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68-174.

 

END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中心地址: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

中心邮箱:pkuiif@nsd.pku.edu.cn

固定电话:010-62760171

站长统计

中国推进数字货币大规模测试,世界多国角逐激烈 - BBC News 中文

数字货币大规模测试,世界多国角逐激烈 -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跳过此内容繁分类主页国际两岸英国科技财经视频材料BBC英伦网主页国际两岸英国科技财经视频材料BBC英伦网中国推进数字货币大规模测试,世界多国角逐激烈2020年8月11日图像来源,Weibo图像加注文字,今年4月,一张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测试的数字货币钱包应用程式截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四家大型国有银行正同时在深圳等城市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大规模测试,这似乎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已更加临近。中国央行还与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寻找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在东部城市苏州,部分公务员的交通补贴在几个月前便开始已通过数字货币发放。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萎缩,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竞争继续进行。今年7月,欧盟国家立陶宛成为全球首个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其他国家也纷纷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设立计划。中国在多年以前便制定了由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计划。2016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让数字货币取代已在该国历史上有800多年历史的纸币。中国为何高调宣布加快数字货币推行进程推进测试据中国英文官方媒体CGTN周日(8月9日)报道,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已在深圳等主要城市就数字货币进行测试。测试的数字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研发的数字人民币,它暂时被定名为“DC/EP”(即“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的缩写)。目前,部分国有银行的员工已开始用于转账、缴费等场景。据报道,试用用户在手机App注册后,可以使用数字钱包充值、取款、转账和扫码消费。其中,转账仅凭对方手机号就可以进行,中国央行还在研究一种无网络转账的场景。图像来源,Getty Images这一消息再度将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雄心勃勃的央行数字货币计划上,中国从2014年开始计划用数字货币取代人们携带的现金,但未宣布明确的发布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3日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将在下半年“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上个月还表示,它已与中国央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滴滴在中国有超过4.5亿用户,中国央行希望使用这个庞大的平台测试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应用场景。此外,据报道,每天产生数十亿美元交易额的外卖平台美团,目前也正在与中国人民银行就数字货币的使用案例进行磋商。中国媒体“南方网”周一(8月10日)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表示,将支持在大湾区率先开展数字货币支付场景应用试点,推动数字货币在大湾区率先落地应用。双层运营“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被视为是中国数字货币计划的主导者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去年8月的一堂在线公开课上说。正在测试的数字人民币和纸质人民币等值,可以与后者自由兑换。和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现有加密数字货币不同的是,中国央行仍是货币的发行者,用户注册需要使用实名。今年四月,中国宣布在四个主要地点——深圳、苏州、成都和北京的卫星城雄安新区进行数字货币内部测试,以优化和完善功能。中国央行官员表示,一次更大范围的封闭测试还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行,通过大规模跨境交易进一步测评数字货币的能力和风险。图像来源,Weibo图像加注文字,中国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内部App测试截图。尽管该货币由中国央行发行,但对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打交道的对象仍然是国有和商业银行。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此前引述一名了解此事的政府公务员透露,在苏州市相城区,公务员的交通补贴从5月开始将有一半以这种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该知情人士表示,公务员们被告知,新货币可以转入他们现有的银行账户,亦可以直接用于一些指定商家的交易。今年4月,一张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测试的数字货币钱包应用程式截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截图据称展示了多种功能,包括扫码支付、汇款、货币兑换以及“碰一碰”转账。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表示,该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人民银行将首先对接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再具体负责对接普通民众。“因为移动支付的普及,我们已经实现了货币的电子化,即便以后推行数字货币,在支付这个环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感的,”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客座教授江瀚此前对BBC说。“反而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感受会更明显,包括银行柜员可能不用再点钞。”数字货币的热情北京对数字货币的热情虽然从几年前就开始了,但推动其进程迅速加快的是迅速上涨的比特币行情及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一直在筹备的覆盖面广泛的“天秤座”(Libra)数字货币计划。“如果Libra被大家所接受,变成一个通行的支付工具,那么再过一段时间以后,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超主权货币,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穆长春在公开课中坦诚地说,“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面临国内民营企业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功,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的数字支付领域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图像加注文字,截至2018年末,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2.39%。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今年8月4日的一篇报道引述多名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国人民银行希望新的数字货币能够降低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数字支付领域的主导权。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一份报告中称,截至2018年末,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82.39%。即使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也超过七成。总部位于北京的艾瑞咨询(i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仍超过53万亿元人民币,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分别占据55.4%和38.8%。“中国央行不想落后于支付宝和腾讯等国内实力强大的玩家,它们已经让中国央行的大部分现金没有可用之地,”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马永哲(Martin Chorzempa)说。马永哲对BBC表示,由于电子商务和手机支付的普及,现金使用量正进一步下降。因此,构建一个不向私人公司提供交易信息的数字货币有助于保护隐私,并确保支付存在免费或廉价的“公共选择权”。央行的高级官员曾表示,推行数字货币后,支付数据将是匿名的,但这种匿名是“可控”的,政府和银行仍有权利查询。此外,区块链投资机构Primitive Ventures创始合伙人万卉撰文称,传统意义上,央行只能直接控制基础货币的创造和销毁,但对更广泛的、信贷流动驱动的货币供应只有间接的主导权。如果发行数字法定货币,央行有可能绕过商业银行,重获货币创造或供应的直接控制权。她认为,这将使中国的央行在结构上集中相关货币政策制订与实施的权力,并且可以在更小的颗粒度上面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图像来源,CNA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表示,法定数字货币将取代流通中的现金总量,即M0。不过,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上周号召,数字货币应尽可能替代所有货币,实现货币运行体系的变革。其他国家呢?除了中国正如火如荼推进其数字货币项目,由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的想法也被摆到了全球多国的决策者桌前。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66家央行中,超过80%的央行参与了主权数字货币项目。今年7月23日,欧盟国家立陶宛尝试发行了一种名为LBCoin的数字货币。这是全世界第一个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这款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生产,由六枚数字代币和一枚实物银币组成。它以99欧元的价格打包出售,主要用于收藏。首轮发行的4,000枚LBCoin可以直接与中央银行以及专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换。直到去年12月,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还明确表示,美联储“不需要发行数字货币”,但今年2月,美联储表示,该机构正在研究美国数字货币的可能性。今年2月,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中山展宏表示,希望美联储与日本央行在内的其他六家央行合作研究数字货币。他直言不讳地称,中国的数字货币将对现有的全球储备货币体系构成挑战。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体材料视频加注文字,三分半钟看懂比特币韩国央行今年4月宣布,该机构已经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以评估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和业务流程。荷兰央行也在一份公告中宣布,其目标是成为欧洲央行数字货币的领导者。该机构在一篇宣传稿中说,在荷兰,央行数字货币的话题比在欧元区其他几个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公众关注。马永哲表示,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央行数字货币,但由于其实际经济效益还没有得到证实,也暂时没有足够的应用场景,他不喜欢将各国研发央行数字货币“视为一场比赛”。他认为,尽管中国目前已开始进行内部测试,但官方并未公布详细的开发技术和时间表。一些银行官员在研发进度上含糊其辞,有时甚至自相矛盾,因此谈论中国是否取得领先地位还为时过早。“处于‘领先地位’充其量只是一种象征,而且极其危险,”他说道。更多相关内容数字货币:中国为何高调争取全球领先者角色2019年10月31日脸书币Libra全维解惑:不是比特币也不是支付宝2019年6月19日3:26视频, 三分半钟动画看懂比特币, 节目全长 3,262018年11月4日比特币价格一年上涨十倍 逼近1万美元2017年11月28日湖南校长教室“挖矿” 数字货币低成本电力的秘密2018年11月14日“毛泽东”站台区块链论坛 新兴行业“泥沙俱下”2018年5月30日头条新闻金门渔船翻覆事件余波未了 两岸海空界线默契逐步失效2024年3月11日中国被指透过寄宿学校制度压缩藏语教育2024年3月10日视频, “我没有被社会逼着走了” 不再避讳“肌肉女”的中国女性1 小时前特别推荐以色列有可能“消灭”哈马斯吗?2024年3月5日恒指再近历史低点 香港走向“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还是寄望“由治及兴”2024年1月30日北京施压与台湾“断交潮”持续:民众有何看法?邦交国会否“清零”?2024年1月25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转负 外企对中国失去兴趣了吗?2023年11月16日“热辣滚烫”的贾玲何以打破中国电影春节票房纪录2024年2月20日美国大选2024:为何特朗普仍如此受共和党人欢迎2024年1月17日偏离传统叙事 用文学和音乐记录自己的第二代台湾裔美国人2024年2月16日焦虑的Z世代正在重塑“中国梦”2024年1月4日中国渔船翻覆事件:渔民家属抵金门 中国海警登台湾观光船临检2024年2月21日热读1金门渔船翻覆事件余波未了 两岸海空界线默契逐步失效2追拍艺妓造成滋扰 日本京都禁游客入小巷3中国被指透过寄宿学校制度压缩藏语教育4中国两会:总理记者会被取消 打破30年惯例5穆斯林斋月:解疑你可能误解的六件事最近更新: 2019年5月7日6中国两会2024:北京能否为陷入困境的经济找到出路7中国外长批评美国对华打压到“匪夷所思”的程度8中国两会2024:有哪些重要的关注点9中国渔船金门翻覆事件后,为何两岸官方都保持低调?10中国两会:GDP增速目标仍维持5% 分析称实现该目标更具挑战性BBC News, 中文BBC值得信赖的原因使用条款隐私政策Cookies联络BBCDo not share or sell my info© 2024 BBC. BBC对外部网站内容不负责任。 阅读了解我们对待外部链接的

前中国银行行长分析超主权数字货币 - 知乎

前中国银行行长分析超主权数字货币 - 知乎首发于全同态加密与区块链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前中国银行行长分析超主权数字货币致远5月5日,李立辉在官方媒体《人民新闻》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数字货币的在线演讲。李立辉是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在谈到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或DCEP时,他还表示,任何未来的超主权数字货币(supranationaldigital currency)或全球稳定货币都应该由中国主导。他探索了三种类型的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如央行数字货币(CBDC);虚拟货币,包括比特币、Etalum和稳定币以及摩根大通的JPMCoin等可信机构货币。虽然他关于CBDC的谈话内容很丰富,但没有比上周在国有媒体上的分析更清楚,该分析概述了DCEP是如何工作的。一项颇具启发性的评论是针对一个关于将数字人民币用于国际交易的问题。但是,李立辉表示,央行尚未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李立辉最有趣的观点是超主权数字货币,比如Facebook Libra货币的潜力。虽然他预计会有不止一种这样的货币。特别的是,他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建议是极具挑衅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威胁这些超主权货币是一种威胁,因为它们不仅绕过商业银行,而且还可能取代中央银行。对于经济困难的较弱国家来说,风险特别高,由于缺乏信任,超主权数字货币可以取代当地货币。对于经济繁荣的国家来说,这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因为这些货币可能支撑着超主权货币,例如Libra计划。然而,他认为货币有可能成为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虽然超主权货币—如Libra—可能从专注于支付开始,但最终,当它们逐渐扩展到储蓄、融资、投资、保险和资产交易时,它们将取代商业银行。李立辉认为他们有可能影响全球货币的霸权。他预测,这种货币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不再有明确的国家标签。” 他最关心的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如果人民币未能融入全球数字货币体系,可能会削弱未来影响力的范围,”李立辉说。中国应如何应对超主权货币挑战李立辉建议中国采取三管齐下的方法。首先,数字货币是整个金融部门数字转型的一部分。因此,他认为中国需要迅速发展数字金融体系,包括数字金融发行、数字金融市场监管等。其次,他认为数字货币是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有必要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最后,他谈到了治理方面。中国应该制定数字金融技术的国家标准。但在国际层面,应加强监管协调,建立统一的数字金融国际监管标准。格密链公司一直致力于全同态加密与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公司网站:https://gemilian.github.io陈智罡博士个人主页: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btc201800知识星球ID:28018093音频发布在喜马拉雅上“区块链杂谈 (第2季)” http://xima.tv/Bjq4se解读区块链白皮书 http://xima.tv/RNU1Q8发布于 2020-05-09 18:35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赞同​​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全同态加密与区块链公众号 btc201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English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理事会

学术顾问

学术委员会

管理团队

研究团队

高级研究员及研究员

特约高级研究员

特约研究员

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

指数报告

工作论文

研究报告

中心书系

讲座会议

数字金融workshop

互联网金融研讨会

互联网金融年会

数字金融讲坛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讲座会议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首页>

首页>

学术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2022-02-25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 ,作者李苍舒、黄卓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第168-174页。

 

 

1

one

导读

[数字金融研究]

[作者简介]李苍舒,1991年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数字金融、中国宏观经济等。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著有学术专著《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重点课题研究。

 

黄卓,1978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助理院长、发树学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还担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首任秘书长、“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50人论坛”成员和中国青年金融学者联谊会理事。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最佳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称号、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学术论文曾入选ESI全球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2014年获得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2015年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工商银行经济学优秀学者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高端智库科研项目资助。

[摘 要]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潜在风险包括技术安全风险、非法交易风险以及金融稳定风险。可采取的监管对策有: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维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关键词]超主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风险;稳定币;数字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two

正文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一、引言

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诞生。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以数字化技术的形式存在。数字货币通常没有物理形态,但可作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用于支付和交易。当下,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纸币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货币,其使用量正在下降。随着技术变化和创新推动,数字货币的使用量将持续增长。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本质不同。20世纪末,就有不同形式的电子货币可以流通使用,比如以银行卡为载体、可以在POS终端上使用的电子现金。但电子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且存储价值依赖于信用卡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而数字货币则在安全性、独立性和开源性等方面都颠覆了传统的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其在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发行,可以通过交易或参与“挖矿”获得。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节点都可以参与进来,交易通过加密系统进行,网络上任何成员都可参与比特币记账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比特币没有地域限制,无须和任何现有银行系统绑定,不需要中央银行、发卡行或移动运营商等任何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认证。

比特币的成功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各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纷纷涌现,它们不与任何主权货币挂钩,但可以用于支付交易或者储存价值。加密货币基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依赖中心化监管的货币体系相对立。然而,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极大,加上低透明度、不可预测的交易成本和有限的供应量,因此并未获得广泛的接受。为克服第一代加密货币的波动性,稳定币应运而生。稳定币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固定价格的加密货币,通过与价格更稳定的资产挂钩来稳定其价值。这些资产可以是美元、欧元等法定货币,也可以是黄金等硬资产。由于拥有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稳定币在可伸缩性、私密性、稳定性、去中心化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稳定币不具有加密资产的日常波动性,在短期内,这种稳定性有利于持有者的日常交易,而长期的稳定性则有利于实现信贷、融资等其他重要金融功能。

数字技术也推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具有法定地位,发行责任主体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因此也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法定化发展达成共识,纷纷着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加快推动本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布局。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数字金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也成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视作由商业机构主导发行的稳定币,它没有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不由各国央行发行,但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使用。目前,超主权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最接近其概念的当数Facebook曾经主导的天秤币Libra。Libra计划与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美元将成为支持Libra的主要货币,其余部分可能由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组成。基于应用分布式对等架构和数字钱包技术的Libra拥有21家联合创始机构和20亿以上的客户群体。但Libra可能对现有法律监管体系、数据主导权和国家主权货币形成挑战,因此其计划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要达到欧美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多种货币应在任何国家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货币之间的竞争会将货币的价格和质量调节到一个均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时代,超主权数字货币能够和其他法定数字货币一样充当“竞争货币”的角色。中央银行通过立法指定法定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作为垄断者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未来的数字货币时代,国际货币竞争仍是主权货币的竞争,但会增加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新维度。大科技平台可能凭借技术实力、基础设施、客户规模、场景应用、跨国业务等优势来推行全球性的数字货币,挑战一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地位。为维护主权货币的核心地位,研判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并立法以保证其流通使用;另一方面,纸币形态的货币也便于政府控制、管理,因此在纸币时代很难产生超主权货币。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诞生成为可能。不同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以波动性著称的加密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虽然没有政府信用担保,但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

实现全球自由流通,超主权数字货币需发挥在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护居民财富方面的优势。货币的主要功能是支付,要实现对法定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能够降低支付活动,尤其是境外资金转移和支付的成本。在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环境下,将境外资金转入境内的过程缓慢而昂贵。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跨境汇款至少有上万亿美元,仅手续费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汇款渠道,比如,只要使用数字钱包,外国务工人员就可以从世界各地向国内亲朋即时汇款,且可避免高昂的转账费用。一国居民持有超主权数字货币,无须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也不用支付手续费,就能完成跨境交易,进而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这既免除了商品服务交易中各国法定货币间相互转换的不便和限制,还能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这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相对于法定货币的最大优势。除了跨境交易,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与真实货币挂钩,还能发挥防止本国货币崩溃、保护居民财富的重要作用。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当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法定货币汇率暴跌,居民积蓄和财富将迅速缩水。如果居民持有与美元、欧元甚至是黄金相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就能避免受到本国货币贬值的影响,维护其财富和积蓄的价值。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另一发展趋势。数字货币的创新和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新方式。Libra计划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主要是因为Libra依托于Facebook平台。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和数字App、数字网站和电子商务开源工具的提供者,Facebook覆盖了虚拟商品、电商、阅读、娱乐和音乐等大量线上数字商品服务,这些在Facebook社交网络上架构的诸多应用场景,是20亿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采用Libra开展交易的基础。在未来数字化支付场景中,数字货币相对法定货币使用更加便利,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商业体系和技术安全保障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不断开拓更多商业应用场景,这是其在某些支付领域替代法定货币的关键。除了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随时间推移而强制执行的智能金融合约有助于完成透明和固定的自动交易,简化支付流程。在还贷、订阅、租金和工资支付等方面,支付方可简单地建立一个智能合同,到期将数字货币自动转移给收款方,使得交易不仅便利安全,而且通过提前建立智能合约,可以避免价格波动,对冲风险。

目前,具有全球规模的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信任已为社会更广泛地接受超主权数字货币奠定基础。基于数字技术的长尾特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数字货币可能会相互竞争、共同存在,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最终可能会由一种或少数几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统一市场。

 

三、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

超主权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但凭借一些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可靠高效的金融支付平台和庞大的商业客户规模,未来在许多领域将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不依赖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使超主权数字货币少了许多法定数字货币的天然约束,这赋予了其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国家信用的约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基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能会增加用户风险,不利于控制非法活动,同时也有可能削弱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第一,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存在技术安全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其技术可靠性也相对更高。从货币属性的角度看,超主权数字货币由商业体系设计和发行,不具有官方性质,但却必须具备货币的支付和储备职能。如果被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其价值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用户财富的重大波动。如果作为常用的支付手段,其技术故障和运营风险都将导致经济金融活动的中断和停滞。无论是与法定货币挂钩,还是内置算法机制,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方都需要提供可靠充分的技术保障。

在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架构下,节点信息的规模和能耗、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和规模化问题、高速专用网和节点设置、代码质量的稳定性、开放和性能的平衡等技术性问题都是制约超主权数字货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发挥区块链加自主金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技术发展的节点和路径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治理、运营和设计中的潜在脆弱性,包括其分类账、验证用户所有权的方式和货币转移的方式,以及由于设计缺陷、网络事故或验证程序节点故障而导致的托管人操作事件或分类账受损均是潜在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还涉及用户用来存储私钥和交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程序和组件,以及和挂钩法定数字货币的兑换、清算和流动性支持问题。发行方还需要对币值波动、挤兑、重大事项披露和市场操纵做好制度安排。

当下,一些科技公司的支付系统均基于其自身发行的数字货币而非法定货币。一些企业为吸引客户、促进消费,也常向消费者提供多种支付手段在预付卡和数字钱包等闭环支付系统中使用,其体量已经高于许多银行的存款。这类非银行支付系统可以美元为记账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此类非银行私人资产可能仅在该企业网络内具有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行人承诺可将其兑换为法定货币,因此这就成为该发行主体的一项负债。由于没有受到与银行同种程度的监管,消费者可能面临发行人无法履行其债务的风险。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往往对于传统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严格数据安全标准和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披露方面有诸多要求。但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可能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保护。此外,私人数字货币支付与依赖用户数据的各种消费服务相结合,对客户数据的安全保障和披露使用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第二,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活动。法定数字货币均受到各国央行严格监管,其交易记录易于追踪,相对来讲,由非官方系统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自下而上、同时同步和跨境流动不规则的技术特性,更适合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交易和支付。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能创建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外部监管机构很难掌握该体系经济活动的具体动向,这不仅增加了犯罪组织的隐蔽性,也为其跨境非法交易活动提供了金融便利。如果这一虚拟金融体系规模持续运转壮大,甚至可能严重干扰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运行。

数字货币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受监管的市场之一。Foley等学者发现大约1/4的比特币用户参与了非法活动。据估计,每年约有760亿美元的非法活动涉及比特币(占比特币交易的46%),这接近美国和欧洲毒品市场规模的总和。学术界对如何在法律层面防范和监管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带来的犯罪问题有一些讨论,Gandal等学者根据比特币交易所Mt.Gox泄露的用户交易数据,研究了比特币交易中的价格操纵,识别并分析了该交易所的可疑交易行为。随着比特币被主流社会接纳程度的提升以及更加不透明的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活动中的非法份额在下降,但新的加密货币正通过“黑色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领域的复杂风险倒逼监管层需要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当前,数字货币参与洗钱、毒品和军火等非法交易活动的体量快速上升。一些数字货币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没有实体资产支撑,但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如果得到民众的认可,其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规模及范围也会不断拓展。由于超主权数字货币可以大规模跨境流动,犯罪集团可以更便捷地转移资金,这为打击违法活动增加了极大困难。且相关的违法犯罪风险也可能通过数字货币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造成非法活动的溢出效应。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方式不需要依赖金融中介,可降低交易成本,还能躲避监管,便于线下交易与线上支付同步进行。这从理论上构建了超主权数字货币体系,创造了非法交易的闭环,可为违法组织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对国家和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第三,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这主要是指可能给金融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风险。可在全球流通和使用的商业数字货币陆续进入金融市场,不需要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能实现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支付、转账和交易网络,随着其数字商业信用的不断提升,就很有可能建立全球性的数字金融垄断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超主权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虽不确定,但其已确实拥有了改变金融体系的能力。

超主权数字货币还可能通过数字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增加其锚定货币的竞争优势,甚至有可能侵蚀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还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上寻求公私激励的相容机制,避免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公权私放,进而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超主权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挂钩,一旦具有全球地位,在被其锚定的几种主权货币中,权重越大的货币其竞争力就越强。而小国主权货币的地位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政府又无法限制民众进行自由兑换,小国民众很有可能大幅减少本国货币的持有量,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和金融风险的蔓延。而作为锚定目标的主权货币国家则有超发货币以兑换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动机,从而增加全球货币的波动性。如果在一国居民心中,超主权数字货币比主权货币更值得信任,法定货币甚至会有完全消失的风险,一国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

在主权货币地位更牢固的国家,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来自多个方面。金融机构的敞口可能会扩大规模并改变性质,数字货币系统的运行涉及经销商、钱包提供商、储备资产的管理和受托商等众多金融机构,这有可能构成市场信贷和运营风险的来源。此外,具有储备资产性质的资产关联型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大量出售和赎回的操作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其储备资产的期限、质量、流动性和集中度。在金融危机中,超主权数字货币和其背后储备资产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放大金融风险,加剧风险的传播速度。理论上,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和国家主权货币一样具有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并调节其供给扩张的能力,因而能从本质上对全球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四、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对策

超主权数字货币在未来数字经济体系中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果不能有效防控和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就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稳定,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对全球超主权数字货币兴起的新趋势,中国同样需要调整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方式,采用新对策做好应对准备。

第一,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监管部门,负责超主权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全部相关事务和监管治理工作,一切在中国从事数字货币相关活动的实体都应在其管辖和职权范围内。该部门应被赋予必要的权力和充足的资源,使其能够全面监管和监督与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并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在开始运营之前,都必须满足中国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为中国用户启动服务计划和提供服务之前,任何打算从事数字货币功能和活动的实体应清楚了解其适用的监管规则,并与中国监管当局积极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金融属性广泛,可能涉及储蓄、投资、保险、融资和资产管理等众多金融领域,可能还需要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间设立联席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对数字货币监管的不同职责。应弥补数字货币在法律法规层面的监管缺陷和漏洞,依法确保监管部门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和资金流动的适当监控。应设定超主权数字货币运作机制和储备资产投资管理规则,对数字货币发行人、汇款公司、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实施监管。对数字货币融入现行金融监管和货币管理体制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能够包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

可对超主权数字货币实行牌照管理,以减轻其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作为支付和价值存储手段的潜在风险。应确保数字货币项目具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尤其是在储备金管理、运营弹性、网络安全保障、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要为数字货币项目制定适当的政策,项目内的所有职能和活动要受到风险管理措施的约束。对于承担部分或全部相关资产价值波动风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运营商实行审慎监督,对参与其项目管理以及在相关方面行使重大权力或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员进行尽职调查,持续跟踪和评估数字货币项目风险。应要求数字货币项目对储备资产管理采取严格的规制,并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来吸收信贷、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应对潜在的金融稳定性问题。

第二,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货币基于数字技术,相应的监管也离不开监管科技的发展。协调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人民银行已有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集中突破自金融模式的技术难点、数字货币的弱实名问题和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冲击、区块链和电子支付技术的分层融合及其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提升和规模突破等关键技术难点。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全面监督数字货币的多功能活动并减轻监管套利,关注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基于技术中性原则,根据数字货币的业务特点、风险特点和规则特点,采用适当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框架,重点关注超主权数字货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以及合规管控的实现路径和可信度。

为应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技术风险,还应加快建设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实时支付基础设施,以保障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快速地运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目前中国支付基础设施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快速支付,即支付信息在银行之间的传输和结算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地完成。未来,实时支付系统的建设应致力于缩小数字经济中交易能力和结算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提供端到端更快的支付服务,进一步提升支付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并确保这一服务能平等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规模的银行。此外,还需要考虑强化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新的突发风险,在停电、黑客攻击等压力时刻能够继续提供流动性并维持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营。

第三,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保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制订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计划、交易前和交易后的信息披露和利益冲突规则、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赎回机制和程序、交易平台的健全系统和控制措施以及在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和欺诈情况下的责任分配,并确保数字货币项目有适当的恢复和解决方案,在适用法律和破产框架下能有序缩减。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数据管理系统。应清晰、透明地向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披露风险及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则。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有关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在项目内分配给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和职责的信息,货币稳定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储备资产的投资授权,储备安排和适用的隔离信息资产,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寻求补救或投诉的程序。向用户和交易对手披露的信息还应定期涵盖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及储备金中资产的价值和构成,此类信息应接受独立审计,并以全面、透明的方式向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定期披露。

构建数字货币数据储存和运输、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的监管框架和治理机制。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外部性的特点、用户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导致了数据的海量增长,也给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数字货币的应用领域,监管部门尤其需要注意在推动数据分享时注意隐私保护。要重点保护数字货币用户的数据归属权,保持隐私下的数据透明,确保用户可以自由更换服务商,由用户决定数据的使用和共享。要严格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对数据的滥用,只有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放数据,避免大平台的数据垄断。应保护、收集、存储和管理数据,记录和维护在数字货币交易操作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遵守所有适用的数据隐私要求。

第四,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超主权数字货币既然是全球流通的,其治理和监管必然涉及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会给传统意义上的监管带来跨境挑战,其所使用的技术和基础架构相关的运营及网络安全风险可能会影响多个司法管辖区。在没有密切协调和通用标准的情况下,司法管辖区间监管措施的差异可能引起监管套利和分散化。司法管辖区通常负责将其规则和法规应用于其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活动,但如果从国外向本国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主管部门将很难通过网络定位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很难有效地应用和执行本国法律。

解决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跨境挑战需要各国监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境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以确保充分地跨境监管。实施有效的合作需要了解各类数字货币的运作方式、各业务活动的关联和影响渠道。主管部门需要确定各自监管框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如何相互作用,以避免监管缺陷和监管套利,确保全球一体化的有效监督。跨境合作的内容具体应包括:各国在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中作出的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数字货币的发行、赎回和储备资产管理;数字货币的交换、交易和转售方式;交易数据和记录的存储模式等。监管部门应在国内和国际上相互合作与协调,促进有效地沟通与协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促进对跨境和跨部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监督。双边或多边谅解备忘录可为合作安排提供基础,以促进各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和解决危机。构建治理框架,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要协调合作,调控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总量,测算和管理作为储备金的各国法定货币比例,以维护币值的稳定。要建立相关机制以应对可能由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大量市场操作造成的其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危机以及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冲击。

中国应积极强化与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等在数字货币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共同商讨研究,达成监管共识,逐步构建数字货币的监测、监管政策框架,最终建立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附 本 文 题 录

 

1.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68-174.

 

END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中心地址: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

中心邮箱:pkuiif@nsd.pku.edu.cn

固定电话:010-62760171

站长统计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English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理事会

学术顾问

学术委员会

管理团队

研究团队

高级研究员及研究员

特约高级研究员

特约研究员

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

指数报告

工作论文

研究报告

中心书系

讲座会议

数字金融workshop

互联网金融研讨会

互联网金融年会

数字金融讲坛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讲座会议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首页>

首页>

学术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2022-02-25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 ,作者李苍舒、黄卓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第168-174页。

 

 

1

one

导读

[数字金融研究]

[作者简介]李苍舒,1991年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数字金融、中国宏观经济等。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著有学术专著《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重点课题研究。

 

黄卓,1978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助理院长、发树学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还担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首任秘书长、“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50人论坛”成员和中国青年金融学者联谊会理事。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最佳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称号、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学术论文曾入选ESI全球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2014年获得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2015年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工商银行经济学优秀学者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高端智库科研项目资助。

[摘 要]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潜在风险包括技术安全风险、非法交易风险以及金融稳定风险。可采取的监管对策有: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维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关键词]超主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风险;稳定币;数字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two

正文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一、引言

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诞生。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以数字化技术的形式存在。数字货币通常没有物理形态,但可作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用于支付和交易。当下,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纸币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货币,其使用量正在下降。随着技术变化和创新推动,数字货币的使用量将持续增长。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本质不同。20世纪末,就有不同形式的电子货币可以流通使用,比如以银行卡为载体、可以在POS终端上使用的电子现金。但电子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且存储价值依赖于信用卡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而数字货币则在安全性、独立性和开源性等方面都颠覆了传统的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其在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发行,可以通过交易或参与“挖矿”获得。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节点都可以参与进来,交易通过加密系统进行,网络上任何成员都可参与比特币记账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比特币没有地域限制,无须和任何现有银行系统绑定,不需要中央银行、发卡行或移动运营商等任何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认证。

比特币的成功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各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纷纷涌现,它们不与任何主权货币挂钩,但可以用于支付交易或者储存价值。加密货币基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依赖中心化监管的货币体系相对立。然而,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极大,加上低透明度、不可预测的交易成本和有限的供应量,因此并未获得广泛的接受。为克服第一代加密货币的波动性,稳定币应运而生。稳定币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固定价格的加密货币,通过与价格更稳定的资产挂钩来稳定其价值。这些资产可以是美元、欧元等法定货币,也可以是黄金等硬资产。由于拥有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稳定币在可伸缩性、私密性、稳定性、去中心化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稳定币不具有加密资产的日常波动性,在短期内,这种稳定性有利于持有者的日常交易,而长期的稳定性则有利于实现信贷、融资等其他重要金融功能。

数字技术也推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具有法定地位,发行责任主体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因此也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法定化发展达成共识,纷纷着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加快推动本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布局。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数字金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也成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视作由商业机构主导发行的稳定币,它没有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不由各国央行发行,但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使用。目前,超主权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最接近其概念的当数Facebook曾经主导的天秤币Libra。Libra计划与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美元将成为支持Libra的主要货币,其余部分可能由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组成。基于应用分布式对等架构和数字钱包技术的Libra拥有21家联合创始机构和20亿以上的客户群体。但Libra可能对现有法律监管体系、数据主导权和国家主权货币形成挑战,因此其计划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要达到欧美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多种货币应在任何国家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货币之间的竞争会将货币的价格和质量调节到一个均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时代,超主权数字货币能够和其他法定数字货币一样充当“竞争货币”的角色。中央银行通过立法指定法定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作为垄断者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未来的数字货币时代,国际货币竞争仍是主权货币的竞争,但会增加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新维度。大科技平台可能凭借技术实力、基础设施、客户规模、场景应用、跨国业务等优势来推行全球性的数字货币,挑战一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地位。为维护主权货币的核心地位,研判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并立法以保证其流通使用;另一方面,纸币形态的货币也便于政府控制、管理,因此在纸币时代很难产生超主权货币。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诞生成为可能。不同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以波动性著称的加密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虽然没有政府信用担保,但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

实现全球自由流通,超主权数字货币需发挥在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护居民财富方面的优势。货币的主要功能是支付,要实现对法定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能够降低支付活动,尤其是境外资金转移和支付的成本。在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环境下,将境外资金转入境内的过程缓慢而昂贵。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跨境汇款至少有上万亿美元,仅手续费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汇款渠道,比如,只要使用数字钱包,外国务工人员就可以从世界各地向国内亲朋即时汇款,且可避免高昂的转账费用。一国居民持有超主权数字货币,无须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也不用支付手续费,就能完成跨境交易,进而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这既免除了商品服务交易中各国法定货币间相互转换的不便和限制,还能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这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相对于法定货币的最大优势。除了跨境交易,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与真实货币挂钩,还能发挥防止本国货币崩溃、保护居民财富的重要作用。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当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法定货币汇率暴跌,居民积蓄和财富将迅速缩水。如果居民持有与美元、欧元甚至是黄金相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就能避免受到本国货币贬值的影响,维护其财富和积蓄的价值。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另一发展趋势。数字货币的创新和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新方式。Libra计划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主要是因为Libra依托于Facebook平台。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和数字App、数字网站和电子商务开源工具的提供者,Facebook覆盖了虚拟商品、电商、阅读、娱乐和音乐等大量线上数字商品服务,这些在Facebook社交网络上架构的诸多应用场景,是20亿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采用Libra开展交易的基础。在未来数字化支付场景中,数字货币相对法定货币使用更加便利,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商业体系和技术安全保障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不断开拓更多商业应用场景,这是其在某些支付领域替代法定货币的关键。除了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随时间推移而强制执行的智能金融合约有助于完成透明和固定的自动交易,简化支付流程。在还贷、订阅、租金和工资支付等方面,支付方可简单地建立一个智能合同,到期将数字货币自动转移给收款方,使得交易不仅便利安全,而且通过提前建立智能合约,可以避免价格波动,对冲风险。

目前,具有全球规模的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信任已为社会更广泛地接受超主权数字货币奠定基础。基于数字技术的长尾特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数字货币可能会相互竞争、共同存在,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最终可能会由一种或少数几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统一市场。

 

三、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

超主权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但凭借一些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可靠高效的金融支付平台和庞大的商业客户规模,未来在许多领域将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不依赖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使超主权数字货币少了许多法定数字货币的天然约束,这赋予了其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国家信用的约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基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能会增加用户风险,不利于控制非法活动,同时也有可能削弱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第一,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存在技术安全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其技术可靠性也相对更高。从货币属性的角度看,超主权数字货币由商业体系设计和发行,不具有官方性质,但却必须具备货币的支付和储备职能。如果被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其价值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用户财富的重大波动。如果作为常用的支付手段,其技术故障和运营风险都将导致经济金融活动的中断和停滞。无论是与法定货币挂钩,还是内置算法机制,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方都需要提供可靠充分的技术保障。

在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架构下,节点信息的规模和能耗、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和规模化问题、高速专用网和节点设置、代码质量的稳定性、开放和性能的平衡等技术性问题都是制约超主权数字货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发挥区块链加自主金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技术发展的节点和路径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治理、运营和设计中的潜在脆弱性,包括其分类账、验证用户所有权的方式和货币转移的方式,以及由于设计缺陷、网络事故或验证程序节点故障而导致的托管人操作事件或分类账受损均是潜在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还涉及用户用来存储私钥和交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程序和组件,以及和挂钩法定数字货币的兑换、清算和流动性支持问题。发行方还需要对币值波动、挤兑、重大事项披露和市场操纵做好制度安排。

当下,一些科技公司的支付系统均基于其自身发行的数字货币而非法定货币。一些企业为吸引客户、促进消费,也常向消费者提供多种支付手段在预付卡和数字钱包等闭环支付系统中使用,其体量已经高于许多银行的存款。这类非银行支付系统可以美元为记账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此类非银行私人资产可能仅在该企业网络内具有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行人承诺可将其兑换为法定货币,因此这就成为该发行主体的一项负债。由于没有受到与银行同种程度的监管,消费者可能面临发行人无法履行其债务的风险。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往往对于传统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严格数据安全标准和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披露方面有诸多要求。但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可能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保护。此外,私人数字货币支付与依赖用户数据的各种消费服务相结合,对客户数据的安全保障和披露使用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第二,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活动。法定数字货币均受到各国央行严格监管,其交易记录易于追踪,相对来讲,由非官方系统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自下而上、同时同步和跨境流动不规则的技术特性,更适合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交易和支付。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能创建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外部监管机构很难掌握该体系经济活动的具体动向,这不仅增加了犯罪组织的隐蔽性,也为其跨境非法交易活动提供了金融便利。如果这一虚拟金融体系规模持续运转壮大,甚至可能严重干扰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运行。

数字货币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受监管的市场之一。Foley等学者发现大约1/4的比特币用户参与了非法活动。据估计,每年约有760亿美元的非法活动涉及比特币(占比特币交易的46%),这接近美国和欧洲毒品市场规模的总和。学术界对如何在法律层面防范和监管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带来的犯罪问题有一些讨论,Gandal等学者根据比特币交易所Mt.Gox泄露的用户交易数据,研究了比特币交易中的价格操纵,识别并分析了该交易所的可疑交易行为。随着比特币被主流社会接纳程度的提升以及更加不透明的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活动中的非法份额在下降,但新的加密货币正通过“黑色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领域的复杂风险倒逼监管层需要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当前,数字货币参与洗钱、毒品和军火等非法交易活动的体量快速上升。一些数字货币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没有实体资产支撑,但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如果得到民众的认可,其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规模及范围也会不断拓展。由于超主权数字货币可以大规模跨境流动,犯罪集团可以更便捷地转移资金,这为打击违法活动增加了极大困难。且相关的违法犯罪风险也可能通过数字货币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造成非法活动的溢出效应。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方式不需要依赖金融中介,可降低交易成本,还能躲避监管,便于线下交易与线上支付同步进行。这从理论上构建了超主权数字货币体系,创造了非法交易的闭环,可为违法组织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对国家和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第三,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这主要是指可能给金融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风险。可在全球流通和使用的商业数字货币陆续进入金融市场,不需要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能实现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支付、转账和交易网络,随着其数字商业信用的不断提升,就很有可能建立全球性的数字金融垄断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超主权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虽不确定,但其已确实拥有了改变金融体系的能力。

超主权数字货币还可能通过数字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增加其锚定货币的竞争优势,甚至有可能侵蚀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还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上寻求公私激励的相容机制,避免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公权私放,进而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超主权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挂钩,一旦具有全球地位,在被其锚定的几种主权货币中,权重越大的货币其竞争力就越强。而小国主权货币的地位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政府又无法限制民众进行自由兑换,小国民众很有可能大幅减少本国货币的持有量,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和金融风险的蔓延。而作为锚定目标的主权货币国家则有超发货币以兑换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动机,从而增加全球货币的波动性。如果在一国居民心中,超主权数字货币比主权货币更值得信任,法定货币甚至会有完全消失的风险,一国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

在主权货币地位更牢固的国家,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来自多个方面。金融机构的敞口可能会扩大规模并改变性质,数字货币系统的运行涉及经销商、钱包提供商、储备资产的管理和受托商等众多金融机构,这有可能构成市场信贷和运营风险的来源。此外,具有储备资产性质的资产关联型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大量出售和赎回的操作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其储备资产的期限、质量、流动性和集中度。在金融危机中,超主权数字货币和其背后储备资产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放大金融风险,加剧风险的传播速度。理论上,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和国家主权货币一样具有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并调节其供给扩张的能力,因而能从本质上对全球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四、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对策

超主权数字货币在未来数字经济体系中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果不能有效防控和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就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稳定,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对全球超主权数字货币兴起的新趋势,中国同样需要调整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方式,采用新对策做好应对准备。

第一,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监管部门,负责超主权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全部相关事务和监管治理工作,一切在中国从事数字货币相关活动的实体都应在其管辖和职权范围内。该部门应被赋予必要的权力和充足的资源,使其能够全面监管和监督与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并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在开始运营之前,都必须满足中国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为中国用户启动服务计划和提供服务之前,任何打算从事数字货币功能和活动的实体应清楚了解其适用的监管规则,并与中国监管当局积极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金融属性广泛,可能涉及储蓄、投资、保险、融资和资产管理等众多金融领域,可能还需要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间设立联席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对数字货币监管的不同职责。应弥补数字货币在法律法规层面的监管缺陷和漏洞,依法确保监管部门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和资金流动的适当监控。应设定超主权数字货币运作机制和储备资产投资管理规则,对数字货币发行人、汇款公司、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实施监管。对数字货币融入现行金融监管和货币管理体制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能够包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

可对超主权数字货币实行牌照管理,以减轻其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作为支付和价值存储手段的潜在风险。应确保数字货币项目具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尤其是在储备金管理、运营弹性、网络安全保障、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要为数字货币项目制定适当的政策,项目内的所有职能和活动要受到风险管理措施的约束。对于承担部分或全部相关资产价值波动风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运营商实行审慎监督,对参与其项目管理以及在相关方面行使重大权力或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员进行尽职调查,持续跟踪和评估数字货币项目风险。应要求数字货币项目对储备资产管理采取严格的规制,并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来吸收信贷、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应对潜在的金融稳定性问题。

第二,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货币基于数字技术,相应的监管也离不开监管科技的发展。协调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人民银行已有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集中突破自金融模式的技术难点、数字货币的弱实名问题和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冲击、区块链和电子支付技术的分层融合及其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提升和规模突破等关键技术难点。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全面监督数字货币的多功能活动并减轻监管套利,关注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基于技术中性原则,根据数字货币的业务特点、风险特点和规则特点,采用适当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框架,重点关注超主权数字货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以及合规管控的实现路径和可信度。

为应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技术风险,还应加快建设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实时支付基础设施,以保障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快速地运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目前中国支付基础设施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快速支付,即支付信息在银行之间的传输和结算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地完成。未来,实时支付系统的建设应致力于缩小数字经济中交易能力和结算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提供端到端更快的支付服务,进一步提升支付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并确保这一服务能平等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规模的银行。此外,还需要考虑强化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新的突发风险,在停电、黑客攻击等压力时刻能够继续提供流动性并维持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营。

第三,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保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制订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计划、交易前和交易后的信息披露和利益冲突规则、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赎回机制和程序、交易平台的健全系统和控制措施以及在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和欺诈情况下的责任分配,并确保数字货币项目有适当的恢复和解决方案,在适用法律和破产框架下能有序缩减。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数据管理系统。应清晰、透明地向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披露风险及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则。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有关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在项目内分配给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和职责的信息,货币稳定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储备资产的投资授权,储备安排和适用的隔离信息资产,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寻求补救或投诉的程序。向用户和交易对手披露的信息还应定期涵盖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及储备金中资产的价值和构成,此类信息应接受独立审计,并以全面、透明的方式向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定期披露。

构建数字货币数据储存和运输、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的监管框架和治理机制。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外部性的特点、用户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导致了数据的海量增长,也给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数字货币的应用领域,监管部门尤其需要注意在推动数据分享时注意隐私保护。要重点保护数字货币用户的数据归属权,保持隐私下的数据透明,确保用户可以自由更换服务商,由用户决定数据的使用和共享。要严格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对数据的滥用,只有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放数据,避免大平台的数据垄断。应保护、收集、存储和管理数据,记录和维护在数字货币交易操作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遵守所有适用的数据隐私要求。

第四,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超主权数字货币既然是全球流通的,其治理和监管必然涉及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会给传统意义上的监管带来跨境挑战,其所使用的技术和基础架构相关的运营及网络安全风险可能会影响多个司法管辖区。在没有密切协调和通用标准的情况下,司法管辖区间监管措施的差异可能引起监管套利和分散化。司法管辖区通常负责将其规则和法规应用于其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活动,但如果从国外向本国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主管部门将很难通过网络定位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很难有效地应用和执行本国法律。

解决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跨境挑战需要各国监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境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以确保充分地跨境监管。实施有效的合作需要了解各类数字货币的运作方式、各业务活动的关联和影响渠道。主管部门需要确定各自监管框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如何相互作用,以避免监管缺陷和监管套利,确保全球一体化的有效监督。跨境合作的内容具体应包括:各国在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中作出的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数字货币的发行、赎回和储备资产管理;数字货币的交换、交易和转售方式;交易数据和记录的存储模式等。监管部门应在国内和国际上相互合作与协调,促进有效地沟通与协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促进对跨境和跨部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监督。双边或多边谅解备忘录可为合作安排提供基础,以促进各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和解决危机。构建治理框架,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要协调合作,调控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总量,测算和管理作为储备金的各国法定货币比例,以维护币值的稳定。要建立相关机制以应对可能由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大量市场操作造成的其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危机以及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冲击。

中国应积极强化与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等在数字货币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共同商讨研究,达成监管共识,逐步构建数字货币的监测、监管政策框架,最终建立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附 本 文 题 录

 

1.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68-174.

 

END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中心地址: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

中心邮箱:pkuiif@nsd.pku.edu.cn

固定电话:010-62760171

站长统计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English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理事会

学术顾问

学术委员会

管理团队

研究团队

高级研究员及研究员

特约高级研究员

特约研究员

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

指数报告

工作论文

研究报告

中心书系

讲座会议

数字金融workshop

互联网金融研讨会

互联网金融年会

数字金融讲坛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讲座会议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首页>

首页>

学术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2022-02-25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 ,作者李苍舒、黄卓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第168-174页。

 

 

1

one

导读

[数字金融研究]

[作者简介]李苍舒,1991年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数字金融、中国宏观经济等。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著有学术专著《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重点课题研究。

 

黄卓,1978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助理院长、发树学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还担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首任秘书长、“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50人论坛”成员和中国青年金融学者联谊会理事。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最佳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称号、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学术论文曾入选ESI全球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2014年获得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2015年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工商银行经济学优秀学者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高端智库科研项目资助。

[摘 要]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潜在风险包括技术安全风险、非法交易风险以及金融稳定风险。可采取的监管对策有: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维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关键词]超主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风险;稳定币;数字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two

正文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一、引言

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诞生。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以数字化技术的形式存在。数字货币通常没有物理形态,但可作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用于支付和交易。当下,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纸币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货币,其使用量正在下降。随着技术变化和创新推动,数字货币的使用量将持续增长。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本质不同。20世纪末,就有不同形式的电子货币可以流通使用,比如以银行卡为载体、可以在POS终端上使用的电子现金。但电子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且存储价值依赖于信用卡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而数字货币则在安全性、独立性和开源性等方面都颠覆了传统的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其在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发行,可以通过交易或参与“挖矿”获得。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节点都可以参与进来,交易通过加密系统进行,网络上任何成员都可参与比特币记账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比特币没有地域限制,无须和任何现有银行系统绑定,不需要中央银行、发卡行或移动运营商等任何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认证。

比特币的成功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各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纷纷涌现,它们不与任何主权货币挂钩,但可以用于支付交易或者储存价值。加密货币基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依赖中心化监管的货币体系相对立。然而,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极大,加上低透明度、不可预测的交易成本和有限的供应量,因此并未获得广泛的接受。为克服第一代加密货币的波动性,稳定币应运而生。稳定币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固定价格的加密货币,通过与价格更稳定的资产挂钩来稳定其价值。这些资产可以是美元、欧元等法定货币,也可以是黄金等硬资产。由于拥有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稳定币在可伸缩性、私密性、稳定性、去中心化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稳定币不具有加密资产的日常波动性,在短期内,这种稳定性有利于持有者的日常交易,而长期的稳定性则有利于实现信贷、融资等其他重要金融功能。

数字技术也推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具有法定地位,发行责任主体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因此也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法定化发展达成共识,纷纷着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加快推动本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布局。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数字金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也成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视作由商业机构主导发行的稳定币,它没有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不由各国央行发行,但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使用。目前,超主权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最接近其概念的当数Facebook曾经主导的天秤币Libra。Libra计划与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美元将成为支持Libra的主要货币,其余部分可能由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组成。基于应用分布式对等架构和数字钱包技术的Libra拥有21家联合创始机构和20亿以上的客户群体。但Libra可能对现有法律监管体系、数据主导权和国家主权货币形成挑战,因此其计划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要达到欧美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多种货币应在任何国家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货币之间的竞争会将货币的价格和质量调节到一个均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时代,超主权数字货币能够和其他法定数字货币一样充当“竞争货币”的角色。中央银行通过立法指定法定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作为垄断者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未来的数字货币时代,国际货币竞争仍是主权货币的竞争,但会增加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新维度。大科技平台可能凭借技术实力、基础设施、客户规模、场景应用、跨国业务等优势来推行全球性的数字货币,挑战一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地位。为维护主权货币的核心地位,研判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并立法以保证其流通使用;另一方面,纸币形态的货币也便于政府控制、管理,因此在纸币时代很难产生超主权货币。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诞生成为可能。不同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以波动性著称的加密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虽然没有政府信用担保,但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

实现全球自由流通,超主权数字货币需发挥在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护居民财富方面的优势。货币的主要功能是支付,要实现对法定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能够降低支付活动,尤其是境外资金转移和支付的成本。在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环境下,将境外资金转入境内的过程缓慢而昂贵。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跨境汇款至少有上万亿美元,仅手续费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汇款渠道,比如,只要使用数字钱包,外国务工人员就可以从世界各地向国内亲朋即时汇款,且可避免高昂的转账费用。一国居民持有超主权数字货币,无须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也不用支付手续费,就能完成跨境交易,进而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这既免除了商品服务交易中各国法定货币间相互转换的不便和限制,还能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这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相对于法定货币的最大优势。除了跨境交易,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与真实货币挂钩,还能发挥防止本国货币崩溃、保护居民财富的重要作用。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当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法定货币汇率暴跌,居民积蓄和财富将迅速缩水。如果居民持有与美元、欧元甚至是黄金相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就能避免受到本国货币贬值的影响,维护其财富和积蓄的价值。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另一发展趋势。数字货币的创新和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新方式。Libra计划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主要是因为Libra依托于Facebook平台。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和数字App、数字网站和电子商务开源工具的提供者,Facebook覆盖了虚拟商品、电商、阅读、娱乐和音乐等大量线上数字商品服务,这些在Facebook社交网络上架构的诸多应用场景,是20亿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采用Libra开展交易的基础。在未来数字化支付场景中,数字货币相对法定货币使用更加便利,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商业体系和技术安全保障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不断开拓更多商业应用场景,这是其在某些支付领域替代法定货币的关键。除了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随时间推移而强制执行的智能金融合约有助于完成透明和固定的自动交易,简化支付流程。在还贷、订阅、租金和工资支付等方面,支付方可简单地建立一个智能合同,到期将数字货币自动转移给收款方,使得交易不仅便利安全,而且通过提前建立智能合约,可以避免价格波动,对冲风险。

目前,具有全球规模的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信任已为社会更广泛地接受超主权数字货币奠定基础。基于数字技术的长尾特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数字货币可能会相互竞争、共同存在,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最终可能会由一种或少数几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统一市场。

 

三、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

超主权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但凭借一些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可靠高效的金融支付平台和庞大的商业客户规模,未来在许多领域将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不依赖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使超主权数字货币少了许多法定数字货币的天然约束,这赋予了其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国家信用的约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基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能会增加用户风险,不利于控制非法活动,同时也有可能削弱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第一,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存在技术安全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其技术可靠性也相对更高。从货币属性的角度看,超主权数字货币由商业体系设计和发行,不具有官方性质,但却必须具备货币的支付和储备职能。如果被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其价值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用户财富的重大波动。如果作为常用的支付手段,其技术故障和运营风险都将导致经济金融活动的中断和停滞。无论是与法定货币挂钩,还是内置算法机制,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方都需要提供可靠充分的技术保障。

在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架构下,节点信息的规模和能耗、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和规模化问题、高速专用网和节点设置、代码质量的稳定性、开放和性能的平衡等技术性问题都是制约超主权数字货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发挥区块链加自主金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技术发展的节点和路径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治理、运营和设计中的潜在脆弱性,包括其分类账、验证用户所有权的方式和货币转移的方式,以及由于设计缺陷、网络事故或验证程序节点故障而导致的托管人操作事件或分类账受损均是潜在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还涉及用户用来存储私钥和交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程序和组件,以及和挂钩法定数字货币的兑换、清算和流动性支持问题。发行方还需要对币值波动、挤兑、重大事项披露和市场操纵做好制度安排。

当下,一些科技公司的支付系统均基于其自身发行的数字货币而非法定货币。一些企业为吸引客户、促进消费,也常向消费者提供多种支付手段在预付卡和数字钱包等闭环支付系统中使用,其体量已经高于许多银行的存款。这类非银行支付系统可以美元为记账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此类非银行私人资产可能仅在该企业网络内具有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行人承诺可将其兑换为法定货币,因此这就成为该发行主体的一项负债。由于没有受到与银行同种程度的监管,消费者可能面临发行人无法履行其债务的风险。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往往对于传统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严格数据安全标准和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披露方面有诸多要求。但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可能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保护。此外,私人数字货币支付与依赖用户数据的各种消费服务相结合,对客户数据的安全保障和披露使用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第二,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活动。法定数字货币均受到各国央行严格监管,其交易记录易于追踪,相对来讲,由非官方系统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自下而上、同时同步和跨境流动不规则的技术特性,更适合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交易和支付。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能创建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外部监管机构很难掌握该体系经济活动的具体动向,这不仅增加了犯罪组织的隐蔽性,也为其跨境非法交易活动提供了金融便利。如果这一虚拟金融体系规模持续运转壮大,甚至可能严重干扰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运行。

数字货币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受监管的市场之一。Foley等学者发现大约1/4的比特币用户参与了非法活动。据估计,每年约有760亿美元的非法活动涉及比特币(占比特币交易的46%),这接近美国和欧洲毒品市场规模的总和。学术界对如何在法律层面防范和监管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带来的犯罪问题有一些讨论,Gandal等学者根据比特币交易所Mt.Gox泄露的用户交易数据,研究了比特币交易中的价格操纵,识别并分析了该交易所的可疑交易行为。随着比特币被主流社会接纳程度的提升以及更加不透明的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活动中的非法份额在下降,但新的加密货币正通过“黑色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领域的复杂风险倒逼监管层需要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当前,数字货币参与洗钱、毒品和军火等非法交易活动的体量快速上升。一些数字货币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没有实体资产支撑,但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如果得到民众的认可,其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规模及范围也会不断拓展。由于超主权数字货币可以大规模跨境流动,犯罪集团可以更便捷地转移资金,这为打击违法活动增加了极大困难。且相关的违法犯罪风险也可能通过数字货币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造成非法活动的溢出效应。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方式不需要依赖金融中介,可降低交易成本,还能躲避监管,便于线下交易与线上支付同步进行。这从理论上构建了超主权数字货币体系,创造了非法交易的闭环,可为违法组织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对国家和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第三,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这主要是指可能给金融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风险。可在全球流通和使用的商业数字货币陆续进入金融市场,不需要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能实现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支付、转账和交易网络,随着其数字商业信用的不断提升,就很有可能建立全球性的数字金融垄断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超主权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虽不确定,但其已确实拥有了改变金融体系的能力。

超主权数字货币还可能通过数字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增加其锚定货币的竞争优势,甚至有可能侵蚀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还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上寻求公私激励的相容机制,避免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公权私放,进而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超主权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挂钩,一旦具有全球地位,在被其锚定的几种主权货币中,权重越大的货币其竞争力就越强。而小国主权货币的地位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政府又无法限制民众进行自由兑换,小国民众很有可能大幅减少本国货币的持有量,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和金融风险的蔓延。而作为锚定目标的主权货币国家则有超发货币以兑换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动机,从而增加全球货币的波动性。如果在一国居民心中,超主权数字货币比主权货币更值得信任,法定货币甚至会有完全消失的风险,一国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

在主权货币地位更牢固的国家,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来自多个方面。金融机构的敞口可能会扩大规模并改变性质,数字货币系统的运行涉及经销商、钱包提供商、储备资产的管理和受托商等众多金融机构,这有可能构成市场信贷和运营风险的来源。此外,具有储备资产性质的资产关联型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大量出售和赎回的操作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其储备资产的期限、质量、流动性和集中度。在金融危机中,超主权数字货币和其背后储备资产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放大金融风险,加剧风险的传播速度。理论上,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和国家主权货币一样具有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并调节其供给扩张的能力,因而能从本质上对全球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四、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对策

超主权数字货币在未来数字经济体系中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果不能有效防控和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就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稳定,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对全球超主权数字货币兴起的新趋势,中国同样需要调整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方式,采用新对策做好应对准备。

第一,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监管部门,负责超主权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全部相关事务和监管治理工作,一切在中国从事数字货币相关活动的实体都应在其管辖和职权范围内。该部门应被赋予必要的权力和充足的资源,使其能够全面监管和监督与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并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在开始运营之前,都必须满足中国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为中国用户启动服务计划和提供服务之前,任何打算从事数字货币功能和活动的实体应清楚了解其适用的监管规则,并与中国监管当局积极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金融属性广泛,可能涉及储蓄、投资、保险、融资和资产管理等众多金融领域,可能还需要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间设立联席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对数字货币监管的不同职责。应弥补数字货币在法律法规层面的监管缺陷和漏洞,依法确保监管部门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和资金流动的适当监控。应设定超主权数字货币运作机制和储备资产投资管理规则,对数字货币发行人、汇款公司、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实施监管。对数字货币融入现行金融监管和货币管理体制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能够包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

可对超主权数字货币实行牌照管理,以减轻其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作为支付和价值存储手段的潜在风险。应确保数字货币项目具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尤其是在储备金管理、运营弹性、网络安全保障、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要为数字货币项目制定适当的政策,项目内的所有职能和活动要受到风险管理措施的约束。对于承担部分或全部相关资产价值波动风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运营商实行审慎监督,对参与其项目管理以及在相关方面行使重大权力或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员进行尽职调查,持续跟踪和评估数字货币项目风险。应要求数字货币项目对储备资产管理采取严格的规制,并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来吸收信贷、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应对潜在的金融稳定性问题。

第二,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货币基于数字技术,相应的监管也离不开监管科技的发展。协调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人民银行已有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集中突破自金融模式的技术难点、数字货币的弱实名问题和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冲击、区块链和电子支付技术的分层融合及其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提升和规模突破等关键技术难点。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全面监督数字货币的多功能活动并减轻监管套利,关注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基于技术中性原则,根据数字货币的业务特点、风险特点和规则特点,采用适当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框架,重点关注超主权数字货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以及合规管控的实现路径和可信度。

为应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技术风险,还应加快建设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实时支付基础设施,以保障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快速地运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目前中国支付基础设施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快速支付,即支付信息在银行之间的传输和结算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地完成。未来,实时支付系统的建设应致力于缩小数字经济中交易能力和结算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提供端到端更快的支付服务,进一步提升支付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并确保这一服务能平等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规模的银行。此外,还需要考虑强化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新的突发风险,在停电、黑客攻击等压力时刻能够继续提供流动性并维持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营。

第三,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保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制订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计划、交易前和交易后的信息披露和利益冲突规则、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赎回机制和程序、交易平台的健全系统和控制措施以及在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和欺诈情况下的责任分配,并确保数字货币项目有适当的恢复和解决方案,在适用法律和破产框架下能有序缩减。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数据管理系统。应清晰、透明地向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披露风险及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则。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有关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在项目内分配给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和职责的信息,货币稳定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储备资产的投资授权,储备安排和适用的隔离信息资产,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寻求补救或投诉的程序。向用户和交易对手披露的信息还应定期涵盖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及储备金中资产的价值和构成,此类信息应接受独立审计,并以全面、透明的方式向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定期披露。

构建数字货币数据储存和运输、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的监管框架和治理机制。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外部性的特点、用户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导致了数据的海量增长,也给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数字货币的应用领域,监管部门尤其需要注意在推动数据分享时注意隐私保护。要重点保护数字货币用户的数据归属权,保持隐私下的数据透明,确保用户可以自由更换服务商,由用户决定数据的使用和共享。要严格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对数据的滥用,只有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放数据,避免大平台的数据垄断。应保护、收集、存储和管理数据,记录和维护在数字货币交易操作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遵守所有适用的数据隐私要求。

第四,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超主权数字货币既然是全球流通的,其治理和监管必然涉及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会给传统意义上的监管带来跨境挑战,其所使用的技术和基础架构相关的运营及网络安全风险可能会影响多个司法管辖区。在没有密切协调和通用标准的情况下,司法管辖区间监管措施的差异可能引起监管套利和分散化。司法管辖区通常负责将其规则和法规应用于其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活动,但如果从国外向本国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主管部门将很难通过网络定位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很难有效地应用和执行本国法律。

解决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跨境挑战需要各国监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境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以确保充分地跨境监管。实施有效的合作需要了解各类数字货币的运作方式、各业务活动的关联和影响渠道。主管部门需要确定各自监管框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如何相互作用,以避免监管缺陷和监管套利,确保全球一体化的有效监督。跨境合作的内容具体应包括:各国在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中作出的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数字货币的发行、赎回和储备资产管理;数字货币的交换、交易和转售方式;交易数据和记录的存储模式等。监管部门应在国内和国际上相互合作与协调,促进有效地沟通与协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促进对跨境和跨部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监督。双边或多边谅解备忘录可为合作安排提供基础,以促进各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和解决危机。构建治理框架,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要协调合作,调控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总量,测算和管理作为储备金的各国法定货币比例,以维护币值的稳定。要建立相关机制以应对可能由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大量市场操作造成的其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危机以及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冲击。

中国应积极强化与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等在数字货币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共同商讨研究,达成监管共识,逐步构建数字货币的监测、监管政策框架,最终建立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附 本 文 题 录

 

1.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68-174.

 

END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中心地址: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

中心邮箱:pkuiif@nsd.pku.edu.cn

固定电话:010-62760171

站长统计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_学术_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English

首 页

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理事会

学术顾问

学术委员会

管理团队

研究团队

高级研究员及研究员

特约高级研究员

特约研究员

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

研究成果

指数报告

工作论文

研究报告

中心书系

讲座会议

数字金融workshop

互联网金融研讨会

互联网金融年会

数字金融讲坛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概况

研究团队

研究成果

讲座会议

指数编制

联系我们

首页>

首页>

学术

李苍舒 黄卓 |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2022-02-25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 ,作者李苍舒、黄卓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第168-174页。

 

 

1

one

导读

[数字金融研究]

[作者简介]李苍舒,1991年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数字金融、中国宏观经济等。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著有学术专著《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特别资助项目,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重点课题研究。

 

黄卓,1978年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助理院长、发树学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还担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首任秘书长、“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50人论坛”成员和中国青年金融学者联谊会理事。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最佳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称号、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学术论文曾入选ESI全球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2014年获得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2015年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工商银行经济学优秀学者奖”。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高端智库科研项目资助。

[摘 要]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潜在风险包括技术安全风险、非法交易风险以及金融稳定风险。可采取的监管对策有: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维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关键词]超主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风险;稳定币;数字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two

正文

《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

 

一、引言

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诞生。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以数字化技术的形式存在。数字货币通常没有物理形态,但可作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用于支付和交易。当下,货币形式和支付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纸币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货币,其使用量正在下降。随着技术变化和创新推动,数字货币的使用量将持续增长。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本质不同。20世纪末,就有不同形式的电子货币可以流通使用,比如以银行卡为载体、可以在POS终端上使用的电子现金。但电子货币只是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且存储价值依赖于信用卡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而数字货币则在安全性、独立性和开源性等方面都颠覆了传统的电子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其在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发行,可以通过交易或参与“挖矿”获得。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节点都可以参与进来,交易通过加密系统进行,网络上任何成员都可参与比特币记账且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比特币没有地域限制,无须和任何现有银行系统绑定,不需要中央银行、发卡行或移动运营商等任何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认证。

比特币的成功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各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纷纷涌现,它们不与任何主权货币挂钩,但可以用于支付交易或者储存价值。加密货币基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与依赖中心化监管的货币体系相对立。然而,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极大,加上低透明度、不可预测的交易成本和有限的供应量,因此并未获得广泛的接受。为克服第一代加密货币的波动性,稳定币应运而生。稳定币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固定价格的加密货币,通过与价格更稳定的资产挂钩来稳定其价值。这些资产可以是美元、欧元等法定货币,也可以是黄金等硬资产。由于拥有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稳定币在可伸缩性、私密性、稳定性、去中心化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稳定币不具有加密资产的日常波动性,在短期内,这种稳定性有利于持有者的日常交易,而长期的稳定性则有利于实现信贷、融资等其他重要金融功能。

数字技术也推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具有法定地位,发行责任主体通常是各国中央银行,因此也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法定化发展达成共识,纷纷着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加快推动本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布局。中国的数字金融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数字金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也成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法定货币的形态,还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非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视作由商业机构主导发行的稳定币,它没有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不由各国央行发行,但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使用。目前,超主权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最接近其概念的当数Facebook曾经主导的天秤币Libra。Libra计划与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美元将成为支持Libra的主要货币,其余部分可能由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组成。基于应用分布式对等架构和数字钱包技术的Libra拥有21家联合创始机构和20亿以上的客户群体。但Libra可能对现有法律监管体系、数据主导权和国家主权货币形成挑战,因此其计划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要达到欧美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多种货币应在任何国家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货币之间的竞争会将货币的价格和质量调节到一个均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时代,超主权数字货币能够和其他法定数字货币一样充当“竞争货币”的角色。中央银行通过立法指定法定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作为垄断者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未来的数字货币时代,国际货币竞争仍是主权货币的竞争,但会增加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新维度。大科技平台可能凭借技术实力、基础设施、客户规模、场景应用、跨国业务等优势来推行全球性的数字货币,挑战一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地位。为维护主权货币的核心地位,研判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并立法以保证其流通使用;另一方面,纸币形态的货币也便于政府控制、管理,因此在纸币时代很难产生超主权货币。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诞生成为可能。不同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以波动性著称的加密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虽然没有政府信用担保,但通过内置的价格稳定机制可以维持低通胀和币值稳定,并向全球自由流通和应用场景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

实现全球自由流通,超主权数字货币需发挥在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护居民财富方面的优势。货币的主要功能是支付,要实现对法定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能够降低支付活动,尤其是境外资金转移和支付的成本。在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环境下,将境外资金转入境内的过程缓慢而昂贵。全球范围内,每年的跨境汇款至少有上万亿美元,仅手续费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汇款渠道,比如,只要使用数字钱包,外国务工人员就可以从世界各地向国内亲朋即时汇款,且可避免高昂的转账费用。一国居民持有超主权数字货币,无须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也不用支付手续费,就能完成跨境交易,进而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和跨境投融资。这既免除了商品服务交易中各国法定货币间相互转换的不便和限制,还能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这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相对于法定货币的最大优势。除了跨境交易,超主权数字货币通过与真实货币挂钩,还能发挥防止本国货币崩溃、保护居民财富的重要作用。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当一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法定货币汇率暴跌,居民积蓄和财富将迅速缩水。如果居民持有与美元、欧元甚至是黄金相挂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就能避免受到本国货币贬值的影响,维护其财富和积蓄的价值。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是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另一发展趋势。数字货币的创新和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新方式。Libra计划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主要是因为Libra依托于Facebook平台。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和数字App、数字网站和电子商务开源工具的提供者,Facebook覆盖了虚拟商品、电商、阅读、娱乐和音乐等大量线上数字商品服务,这些在Facebook社交网络上架构的诸多应用场景,是20亿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采用Libra开展交易的基础。在未来数字化支付场景中,数字货币相对法定货币使用更加便利,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商业体系和技术安全保障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超主权数字货币必须不断开拓更多商业应用场景,这是其在某些支付领域替代法定货币的关键。除了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随时间推移而强制执行的智能金融合约有助于完成透明和固定的自动交易,简化支付流程。在还贷、订阅、租金和工资支付等方面,支付方可简单地建立一个智能合同,到期将数字货币自动转移给收款方,使得交易不仅便利安全,而且通过提前建立智能合约,可以避免价格波动,对冲风险。

目前,具有全球规模的数字货币尚未落地实现,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信任已为社会更广泛地接受超主权数字货币奠定基础。基于数字技术的长尾特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数字货币可能会相互竞争、共同存在,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最终可能会由一种或少数几种超主权数字货币统一市场。

 

三、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

超主权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但凭借一些公众信任机构的信用背书、可靠高效的金融支付平台和庞大的商业客户规模,未来在许多领域将实际履行货币职能。不依赖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使超主权数字货币少了许多法定数字货币的天然约束,这赋予了其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国家信用的约束,全球流通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基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可能会增加用户风险,不利于控制非法活动,同时也有可能削弱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第一,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存在技术安全风险。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权背书,其技术可靠性也相对更高。从货币属性的角度看,超主权数字货币由商业体系设计和发行,不具有官方性质,但却必须具备货币的支付和储备职能。如果被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其价值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用户财富的重大波动。如果作为常用的支付手段,其技术故障和运营风险都将导致经济金融活动的中断和停滞。无论是与法定货币挂钩,还是内置算法机制,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方都需要提供可靠充分的技术保障。

在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架构下,节点信息的规模和能耗、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和规模化问题、高速专用网和节点设置、代码质量的稳定性、开放和性能的平衡等技术性问题都是制约超主权数字货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发挥区块链加自主金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技术发展的节点和路径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治理、运营和设计中的潜在脆弱性,包括其分类账、验证用户所有权的方式和货币转移的方式,以及由于设计缺陷、网络事故或验证程序节点故障而导致的托管人操作事件或分类账受损均是潜在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还涉及用户用来存储私钥和交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程序和组件,以及和挂钩法定数字货币的兑换、清算和流动性支持问题。发行方还需要对币值波动、挤兑、重大事项披露和市场操纵做好制度安排。

当下,一些科技公司的支付系统均基于其自身发行的数字货币而非法定货币。一些企业为吸引客户、促进消费,也常向消费者提供多种支付手段在预付卡和数字钱包等闭环支付系统中使用,其体量已经高于许多银行的存款。这类非银行支付系统可以美元为记账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此类非银行私人资产可能仅在该企业网络内具有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行人承诺可将其兑换为法定货币,因此这就成为该发行主体的一项负债。由于没有受到与银行同种程度的监管,消费者可能面临发行人无法履行其债务的风险。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往往对于传统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严格数据安全标准和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披露方面有诸多要求。但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可能不会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保护。此外,私人数字货币支付与依赖用户数据的各种消费服务相结合,对客户数据的安全保障和披露使用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第二,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活动。法定数字货币均受到各国央行严格监管,其交易记录易于追踪,相对来讲,由非官方系统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自下而上、同时同步和跨境流动不规则的技术特性,更适合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交易和支付。超主权数字货币则可能创建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外部监管机构很难掌握该体系经济活动的具体动向,这不仅增加了犯罪组织的隐蔽性,也为其跨境非法交易活动提供了金融便利。如果这一虚拟金融体系规模持续运转壮大,甚至可能严重干扰国家正规金融体系的运行。

数字货币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交易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受监管的市场之一。Foley等学者发现大约1/4的比特币用户参与了非法活动。据估计,每年约有760亿美元的非法活动涉及比特币(占比特币交易的46%),这接近美国和欧洲毒品市场规模的总和。学术界对如何在法律层面防范和监管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带来的犯罪问题有一些讨论,Gandal等学者根据比特币交易所Mt.Gox泄露的用户交易数据,研究了比特币交易中的价格操纵,识别并分析了该交易所的可疑交易行为。随着比特币被主流社会接纳程度的提升以及更加不透明的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活动中的非法份额在下降,但新的加密货币正通过“黑色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领域的复杂风险倒逼监管层需要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当前,数字货币参与洗钱、毒品和军火等非法交易活动的体量快速上升。一些数字货币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背书,也没有实体资产支撑,但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如果得到民众的认可,其在非法交易领域的应用规模及范围也会不断拓展。由于超主权数字货币可以大规模跨境流动,犯罪集团可以更便捷地转移资金,这为打击违法活动增加了极大困难。且相关的违法犯罪风险也可能通过数字货币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造成非法活动的溢出效应。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方式不需要依赖金融中介,可降低交易成本,还能躲避监管,便于线下交易与线上支付同步进行。这从理论上构建了超主权数字货币体系,创造了非法交易的闭环,可为违法组织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对国家和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第三,超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这主要是指可能给金融稳定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风险。可在全球流通和使用的商业数字货币陆续进入金融市场,不需要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能实现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点对点支付、转账和交易网络,随着其数字商业信用的不断提升,就很有可能建立全球性的数字金融垄断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超主权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虽不确定,但其已确实拥有了改变金融体系的能力。

超主权数字货币还可能通过数字技术和规模垄断优势增加其锚定货币的竞争优势,甚至有可能侵蚀到一些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还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上寻求公私激励的相容机制,避免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公权私放,进而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超主权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挂钩,一旦具有全球地位,在被其锚定的几种主权货币中,权重越大的货币其竞争力就越强。而小国主权货币的地位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政府又无法限制民众进行自由兑换,小国民众很有可能大幅减少本国货币的持有量,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和金融风险的蔓延。而作为锚定目标的主权货币国家则有超发货币以兑换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动机,从而增加全球货币的波动性。如果在一国居民心中,超主权数字货币比主权货币更值得信任,法定货币甚至会有完全消失的风险,一国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

在主权货币地位更牢固的国家,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来自多个方面。金融机构的敞口可能会扩大规模并改变性质,数字货币系统的运行涉及经销商、钱包提供商、储备资产的管理和受托商等众多金融机构,这有可能构成市场信贷和运营风险的来源。此外,具有储备资产性质的资产关联型数字货币在市场上大量出售和赎回的操作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其储备资产的期限、质量、流动性和集中度。在金融危机中,超主权数字货币和其背后储备资产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放大金融风险,加剧风险的传播速度。理论上,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和国家主权货币一样具有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并调节其供给扩张的能力,因而能从本质上对全球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

 

四、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对策

超主权数字货币在未来数字经济体系中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如果不能有效防控和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就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稳定,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对全球超主权数字货币兴起的新趋势,中国同样需要调整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方式,采用新对策做好应对准备。

第一,设立专职监管部门,在法律层面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和问责制度,并为监管范围和职能明确分配责任。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监管部门,负责超主权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全部相关事务和监管治理工作,一切在中国从事数字货币相关活动的实体都应在其管辖和职权范围内。该部门应被赋予必要的权力和充足的资源,使其能够全面监管和监督与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并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在开始运营之前,都必须满足中国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为中国用户启动服务计划和提供服务之前,任何打算从事数字货币功能和活动的实体应清楚了解其适用的监管规则,并与中国监管当局积极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的金融属性广泛,可能涉及储蓄、投资、保险、融资和资产管理等众多金融领域,可能还需要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间设立联席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对数字货币监管的不同职责。应弥补数字货币在法律法规层面的监管缺陷和漏洞,依法确保监管部门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系统和资金流动的适当监控。应设定超主权数字货币运作机制和储备资产投资管理规则,对数字货币发行人、汇款公司、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实施监管。对数字货币融入现行金融监管和货币管理体制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能够包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体系。

可对超主权数字货币实行牌照管理,以减轻其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作为支付和价值存储手段的潜在风险。应确保数字货币项目具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尤其是在储备金管理、运营弹性、网络安全保障、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要为数字货币项目制定适当的政策,项目内的所有职能和活动要受到风险管理措施的约束。对于承担部分或全部相关资产价值波动风险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运营商实行审慎监督,对参与其项目管理以及在相关方面行使重大权力或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员进行尽职调查,持续跟踪和评估数字货币项目风险。应要求数字货币项目对储备资产管理采取严格的规制,并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来吸收信贷、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应对潜在的金融稳定性问题。

第二,加强对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的研究,开发新型监管系统和技术模型,加快实时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货币基于数字技术,相应的监管也离不开监管科技的发展。协调商业银行、科技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人民银行已有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集中突破自金融模式的技术难点、数字货币的弱实名问题和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冲击、区块链和电子支付技术的分层融合及其智能合约平台的效率提升和规模突破等关键技术难点。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全面监督数字货币的多功能活动并减轻监管套利,关注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基于技术中性原则,根据数字货币的业务特点、风险特点和规则特点,采用适当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框架,重点关注超主权数字货币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商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以及合规管控的实现路径和可信度。

为应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潜在技术风险,还应加快建设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实时支付基础设施,以保障消费者和企业能够安全、高效、快速地运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目前中国支付基础设施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快速支付,即支付信息在银行之间的传输和结算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地完成。未来,实时支付系统的建设应致力于缩小数字经济中交易能力和结算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提供端到端更快的支付服务,进一步提升支付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并确保这一服务能平等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规模的银行。此外,还需要考虑强化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新的突发风险,在停电、黑客攻击等压力时刻能够继续提供流动性并维持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营。

第三,强化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底层数据管理,保护货币持有者数据隐私。制订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计划、交易前和交易后的信息披露和利益冲突规则、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赎回机制和程序、交易平台的健全系统和控制措施以及在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和欺诈情况下的责任分配,并确保数字货币项目有适当的恢复和解决方案,在适用法律和破产框架下能有序缩减。建立超主权数字货币数据管理系统。应清晰、透明地向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披露风险及投资交易活动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则。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有关数字货币的治理结构,在项目内分配给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和职责的信息,货币稳定机制的设计和运作,储备资产的投资授权,储备安排和适用的隔离信息资产,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寻求补救或投诉的程序。向用户和交易对手披露的信息还应定期涵盖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及储备金中资产的价值和构成,此类信息应接受独立审计,并以全面、透明的方式向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定期披露。

构建数字货币数据储存和运输、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的监管框架和治理机制。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外部性的特点、用户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导致了数据的海量增长,也给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数字货币的应用领域,监管部门尤其需要注意在推动数据分享时注意隐私保护。要重点保护数字货币用户的数据归属权,保持隐私下的数据透明,确保用户可以自由更换服务商,由用户决定数据的使用和共享。要严格限制其他金融机构对数据的滥用,只有在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放数据,避免大平台的数据垄断。应保护、收集、存储和管理数据,记录和维护在数字货币交易操作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遵守所有适用的数据隐私要求。

第四,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加强跨境合作与协调。超主权数字货币既然是全球流通的,其治理和监管必然涉及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超主权数字货币会给传统意义上的监管带来跨境挑战,其所使用的技术和基础架构相关的运营及网络安全风险可能会影响多个司法管辖区。在没有密切协调和通用标准的情况下,司法管辖区间监管措施的差异可能引起监管套利和分散化。司法管辖区通常负责将其规则和法规应用于其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活动,但如果从国外向本国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主管部门将很难通过网络定位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很难有效地应用和执行本国法律。

解决超主权数字货币的跨境挑战需要各国监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境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以确保充分地跨境监管。实施有效的合作需要了解各类数字货币的运作方式、各业务活动的关联和影响渠道。主管部门需要确定各自监管框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法规如何相互作用,以避免监管缺陷和监管套利,确保全球一体化的有效监督。跨境合作的内容具体应包括:各国在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中作出的决策、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数字货币的发行、赎回和储备资产管理;数字货币的交换、交易和转售方式;交易数据和记录的存储模式等。监管部门应在国内和国际上相互合作与协调,促进有效地沟通与协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促进对跨境和跨部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监督。双边或多边谅解备忘录可为合作安排提供基础,以促进各国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和解决危机。构建治理框架,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要协调合作,调控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总量,测算和管理作为储备金的各国法定货币比例,以维护币值的稳定。要建立相关机制以应对可能由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大量市场操作造成的其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危机以及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冲击。

中国应积极强化与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等在数字货币发展走在前列的国家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组织共同商讨研究,达成监管共识,逐步构建数字货币的监测、监管政策框架,最终建立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实现对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

 

 

 

附 本 文 题 录

 

1.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

2. 李苍舒、黄卓.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J].社会科学辑刊,2021(06):168-174.

 

END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中心地址:北京大学理科5号楼

中心邮箱:pkuiif@nsd.pku.edu.cn

固定电话:010-62760171

站长统计

区块新看点:2020年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详细报告 - 知乎

区块新看点:2020年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详细报告 - 知乎首发于区块链新看点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区块新看点:2020年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详细报告Block.Chan区块链科技专家,加入知乎“数字科技圈”教你如何用区块链赚钱!摘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发行国家超主权数字货币:DCEP,到底DCEP对我们未来有什么影响?数字货币行业发展历程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原始部落狩猎和采集时期至今,货币已历经了 6 个阶段: [0](1) 物物交换及一般等价物阶段:物物交换是货币的第一个历程,由于运输成本大、成交效率低等原 因,贝壳等不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逐渐抽离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形成货币的原始形态;(2) 贵金属阶段:随着人类冶金技术的提升,货币形态自然而然向价值稳定的贵金属转换,这一历程 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期,受限于金属的质地不均、分割损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渐 衍生出了由国家统一铸造和管理,以国家信誉为背书的金属铸币;(3) 纸币阶段: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易于携带的纸币迅速取代金属货币,并逐渐形成中心化 现代金融体系,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成为可能;(4) 电子货币阶段:随着电子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货币逐渐向虚拟化过度,一方面信用卡、借 记卡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也在生活中愈发普及,但其中心化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传 播媒介发生变化;(5) 数字货币阶段:近年来,纸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第三方支付频频爆出安全危机、再加上区 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其币 值波动大、监管等因素影响,目前只在小范围进行流通,更趋向于投资工具而非支付手段。针对 此现状,各界纷纷布局中心化体系下的数字货币,如 Facebook 发布 Libra 白皮书,各国央行也 在加速研发中心化数字货币。货币的演变历程DCEP是什么DCEP 本质上就是一种数字支付工具。DCEP 全称是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 指的是数字货币,EP 指的电子支付,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把央行数字货币称作CBDC,英文是“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实际上描述的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使用的CBDC 就是指通常性的央行数字货币(无国家限制),如果使用(DC/EP)则特指中国即将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实质上是中国央行法定的数字货币。DCEP 的定位是纸钞的替代品,也就是数字版的纸钞。既然 DCEP 是纸钞的替代品,那么纸钞所涉及的支付场景,原则 DCEP 也能够实现。比如 DCEP 可以在无网的状态下完成交易。的确如此,但从以上图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非现金支付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DC/EP参考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4]有关要求。DCEP的基础信息可以明确的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不会有物理形式的实体,但它会像现金一样充分地接触到国家的每个居民和组织,包括潜在的海外个人和企业。同时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让点对点支付中(比如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任意金额的支付都变得更加容易(现金需要面对面才可以实现)。通常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分为“账户版”(Account Based)和“Token 版”(Token Based)两个版本。账户版转账时需要对应金融机构的账户体系,而Token 版只要有数字钱包即可。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讲话中提到,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M0 的替代。M0 指流通中的现金。因此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Token 版,而不是账户版。1.账户版CBDC,账户版CBDC 简单来说和现在的商业银行帐户体系非常接近,但在CBDC 的设计体系中,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央行数字货币要求账户开在央行而不是商业银行。具体流程为:支付者需要登录央行的帐户——申请付款给收款方在央行的帐户——央行的总账本记录结算和交易信息——完成交易。这也是穆长春提到的被央行否定掉的单层架构。因为账户版CBDC 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同时央行信用优于商业银行,也会导致金融脱媒、风险过度集中等多种问题。2.Token 版CBDC,Token 版CBDC 其实就是在转账流程中比现金交易多了一些步骤,但是也带来了不用交易双方特地见面的便利性。和物理现金相比,央行数字货币CBDC 对交易双方的鉴别真伪会复杂和困难一些,因此交易中往往需要引入外部的认证机制来验证真伪,也导致了交易可能无法像现金一样实现100%的匿名性。匿名的程度取决于数字钱包注册信息的披露情况。Token 版CBDC 的验证和结算分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方案,这取决于采用何种技术。去中心化结算通常会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因为效率、可扩展性和交易完结度等要求,分布式账本技术会在央行参与管理的联盟链(permissioned chain)上来对CBDC 进行验证和结算管理。但是分布式账本技术不是唯一的方案,有很多中心化的结算技术被证明在效率上也非常有优势。中心化系统可以高效地验证Token 上对应的序列号,同时为了避免双花问题,Token 每转换一次数字钱包就重新分配一个序列号。DCEP的特征DCEP 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个是金融上的特征,一个是技术上的特征。专利上主要阐述了技术上的特征,关于金融上的特征,主要源自穆长春先生在公开课中的报道。关于金融上的特征替代 M0——首先 DCEP 是对 M0 的替代,也就是对现金的替代,之所以只对 M0 替代,是因为 M1、M2 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如果把 M0 也数字化后,那么央妈对资金的监管就比较完整了。另外,之所以从现金入手,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现金只是承担了货币的功能,所以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会非常大。双层运营模式——是指上面一层是人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者商业机构对老百姓。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向人行交付 100% 的准备金,然后人行给与商业银行等额的 DCEP,接下来用户通过现金或者存款等向商业银行兑换 DCEP。如果人行直接面向老百姓,理论上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话,人行就需要面对全中国所有的消费者,他就需要设计一个既满足用户体验又满足高性能要求的系统,显然人行是不擅长做这个的,所以最好的方式由市场经济来决定,也就是说将面向用户的那一端交给商业银行或者机构来做,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关于技术上的特征这一块是指 DCEP 在设计上所需要满足的几个特征,这几个特征与 BTC 等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货币概念比较相似。当然,与其说和 BTC 等虚拟货币的概念比较相似,不如说满足那几个基本特征的才算是数字货币。安全性——这个要求防止商务中任意一方更改或者非法使用数字货币,这个更多的是体现在对 DCEP 使用的监管上,甚至于说可以终止某次非法的交易。不可重复花费性——这个是指数字货币只能使用一次,重复花费容易被检查出来。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一旦现金被数字化后,那么数据的复制就是难免了,比如有个用户用面额是 100 的 DCEP 买了一张电影票,但是又复制了这么一份相同的 DCEP 去进行消费,那么就是对同一份数字货币进行重复花费,所以对于数字货币来说这个是基本特性。对于 BTC 来说,是通过 UTXO 来实现防止双花,而对于 Ethereum、libra 来说则是通过交易的 seq 来防止双花。对于 DCEP 来说,则是采用类似 UTXO 的方式,至于这里的 UTXO 与 BTC 的 UTXO 的区别,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而现金则由于难以伪造的特性,在物理上可以保证只此一份。可控匿名性——这个意思是说,即使商业银行和商户相互勾结,也不能跟踪 DCEP 的使用,换句话说就是除了 DCEP 的发行方(人行)外,其他的结构都无法追踪用户的购买行为。终于可以摆脱部分隐私泄露的问题了。不可伪造性——比较好理解,除了发行方以外,不能伪造假的数字货币。对于现金来说,是通过物理上的防伪手段来保证。对于 DCEP 来说,做法比较简单,就是只有经过央行的私钥签名的才是真的 DCEP。岔开说下,之前 Google 暴出量子计算的新闻,币圈各种自嗨,觉得 BTC 会被破解,量子计算真出来了,他的攻击目标就算不是核武器,怎么也得是央行这种级别,币圈真的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公平性——支付过程是公平的,保证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更贴切的应该是满足交易原子性。兼容性 这个表示 DCEP 的发行和流通环节,要尽可能的参照现金的发行与流通。DCEP发行的必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 • 拉加德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作了重大发言,提出《变革之风:发行数字货币的理由》,她说:“这种货币可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包括(i)普惠金融,和(ii)安全性和消费者保护;以及提供私人部门无法提供的服务:(iii)支付隐私保护。”[1]保护中国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还曾谈到,由于具有央行背书的信用优势,(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抑制公众对私有加密数字货币的需求,巩固我国货币主权。现在的纸钞、硬币成本较高。现有纸钞和硬币有如下问题:(1)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2)携带不便;(3)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法定货币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为负利率创造空间。在一个利率可以有效穿破零利率空间的银行体系中,央行可以实施明显低于零的负利率政策以应对通缩型衰退;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在央行需要时可以将数字货币利率设为负值,从而便于制定相关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顺应数字经济浪潮,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金融,更需要法定数字货币。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对于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意义重大。DCEP如何运营采用双层运营的模式:即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者商业机构对老百姓。双层运营下DCEP的发行、交易和回笼如下:[2]DCEP采用“央行-商业银行”这一传统双层运营框架。DCEP发行模仿了法币的发行流程,沿用扩表和非扩表两种模式。DCEP为交易媒介的金融同业业务和实体交易支付,在记账方法和现金及超额准备金为媒介的交易行为差不多,然而在具体的实现流程上有较大差异。DCEP实现细节这里的实现细节主要针对上述的特性来展开讲解。[3]货币模型基于对当前各个专利的研究,大致能确定 DCEP 是一种类似 UTXO 结构的货币模型。DCEP 的发行模式有三种方式(这里为了简单我们称央行的发行的数字货币为 D 币)1. 按照最小面额产生,比如说央行发行总量为 100 元,并且最小面额是 1 分,那么央行将发行 10000 个面额为 1 分的 D 币;2. 根据用户具体提款金额来生产,例如某个用户通过转账得到了 12.34 元的 D 币,那么央行相当于发行了一个面额的 12.34 的 D 币;3. 按照流通中实际货币面额产生,这个是最贴近当前实际现金的,例如央行发行面额为 100、50、20、10、5、1 元等的 D 币,那么后续流通过程中都是以这些面额的 D 币进行流通。关于 UTXO 结构,这块与 BTC 有很大不同,UTXO 表示未花费的交易,BTC 中通过这个未花费的交易来表示你拥有的余额。比如说 Alice 转给 Bob 一个 BTC,对于 Bob 来说如果没有花掉这个 BTC 的话,那么 Bob 就拥有了一个金额为 1 BTC 的 UTXO,就像现金一样 Bob 拿到了纸钞,只要不花掉,那么就是你的钱。Bob 如何证明他的确拥有这个 UTXO 呢?简单地说,谁拥有解开 UTXO 的锁的钥匙,这个 UTXO 就是谁的,至于有哪些锁,如何开锁,大家可以查询下 P2PKH,P2SH 等信息,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详细介绍。在 DCEP 中,是通过登记中心来完成 UTXO 的功能,至于如何做的会在下面仔细介绍。系统核心要素央行的 DCEP 系统主义功能就是对法定数字货币的资金转移,它由中央银行与各商业银行一起联合运营。总的来说 DCEP 的核心要素有:一种币,两类库,三个中心。一种币 :这里的一种币就是指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也就是说系统中只能转移央行发行的这个法定数字货币,正如前面说的,只有央行私钥签名的才是法定数字货币,因此我们的电子钱包等都会内置央行的公钥,用来验证数字货币是否为央行发行的。两类库 :两类库是发行库和商业银行库,这两个库是数据库。比如说,根据数字货币发行总量,央行根据上面说的方式用它的私钥签名生成对应总量的数字货币,此时这些数字货币是存放在央行的发行库中。如果某个商业银行需要提取一定量的数字货币,那么系统就会将对应的数字货币发送到该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库中,即数字货币从发行库到银行库的转移。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想在商业银行提取数字货币,是数字货币从银行库进入到电子钱包的过程,属于流通环节。三个中心 :三个中心一共两种类型,一个是登记中心,另外一个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主要负责管理数字货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印制、转移、销毁、回笼等过程。他主要有两张表,一个为数字货币权属登记表,另外一张为交易流水表。这个权属登记表的作用是记录某面额的数字货币是属于谁的(如下图所示),每当数字货币发生了转移,在央行的登记中心都会对对应的数字货币的属性进行更改,通过这个表可以实现确权查询。这里的重点是,登记中心确定用户到底有多少钱。DCEP的实现细节认证中心分为两类,一个是 CA 认证,一个 IBC 认证。CA 认证主要用于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机构,而 IBC 认证则是用于个人的。这里引入认证中心的原因是,当用户或者机构发起一笔 DCEP 的转账时,需要通过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也就是说这笔转账的合法性是通过签名来保证的。在一般意义中的 BTC、Ethereum 或者 Libra 中,私钥是用户自己创建,由自己保管,并且用户的地址是由私钥对应的公钥通过一系列运算(Hash,checksum)等得到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资产账户和私钥是天然绑定的,你拥有了私钥也就拥有了其对应的资产。但是在 DCEP 中,由于存在监管这个特性,资产归属和私钥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央行会在用户注册了一个 DCEP 钱包后,会通过认证中心给钱包用户分配一个私钥,这个私钥用来证明是这个用户,至于这个用户是否拥有数字货币,是在登记中心来确定的。所以这里的重点是,用户私钥是央行生成的。另外,这里简单介绍下 IBC 认证,IBC(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是基于身份标识的密码系统,还是基于非对称的秘钥体系,他与 CA 认证的最大区别就是不需要证书,而是通过用户标识例如手机号码、邮箱等作为公钥,由 IBC 认证中心根据用户标志生成对应的私钥,由于用户标志本身就是一个公钥,通过用户标志就能确认身份有效性了,从而就不用再依赖证书和证书管理系统了。当然,此时央行的公钥还有用户的私钥、证书数据就相当的重要了,需要将该数据存储在 SE 区域。通过对一种币,两类库,三个中心的介绍,大致可以了解 DCEP 的一些顶层设计原则,接下来会结合具体的场景,来实际将顶层设计的逻辑走一遍。DCEP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演讲中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最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时候,做过一个完全采用区块链架构的原型,但基于现有技术,无法达到零售级别的高并发要求。所以,最终央行层面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也不依赖某一种技术。。DCEP 采用混合架构,不会预设技术路线。也就是说,只要商业机构能够满足央行对于DCEP 的技术规范以及用户体验等的要求,采取任何区块链或传统技术都可以。穆长春表示,目前央行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处于“赛马”、市场竞争优选的状态。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数字货币的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将最终跑赢比赛。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也撰文表示,央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建立竞争性环境,使得最优的技术顺利凸显和发展,通过竞争选优来实现更好的技术应用。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技术进步速度很快,因此会出现一种技术在某一阶段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还会有另一项新技术出来,形成一浪接着一浪地往前推进的情形。不设技术路线,意味着只要央行的DCEP技术铺设成熟,商业银行就可以很快与之对接,这将大大缩短DCEP推出的时间,在全球抢占领先权。DCEP几大好处法偿性。具有公众持有的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责,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可追溯主权信用双离线支付定向流通DCEP与微信/支付宝对比扎克伯格在 Libra 的听证会上,特意提到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从某种意义上理解,Libra 的发布,是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竞争。那 DCEP 的推出,会对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产生什么影响呢?简单来说,DCEP 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由央行结算,且具有法偿性,DCEP 支付是第一层的直接支付手段。而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一种第三方支付手段,由商业银行存储货币结算,存在极小概率的破产风险,没有法律上的法偿性,因此可以有用户不支持支付宝或微信支付。DCEP 也可实现比支付宝、微信支付安全程度与额度更高的离线支付。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想用一种区块链式的语言来描述,DCEP 是第一层的底层架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将成为第二层的应用。项目DCEP微信/支付宝法律效力必须接受DCEP支付,等同于人民币纸钞部分商户不支持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离线支付可以小额结算模式央行结算商业银行存货币结算安全性纸钞水平低于纸钞水平破产保护央行法偿性商业银行存在破产风险风险识别大数据识别大数据识别隐私保护一定程度匿名一定程度匿名额度依实名程度分约支付系统内部分级手续费未知提现手续费认识DCEP,对于币圈层面的四大误区误区一:DCEP是和BTC是属性相似BTC是基于区块链的一种记账奖励,具有点对点的交易能力,按照严格的货币属性,BTC甚至算不上货币。货币须有便于流通、便于存储、相对稳定的基本属性。BTC流通效率低下,密码难记不易存储,更重要的是波动性太大,谁希望自己手持的货币今天买辆汽车,过几天就只能买辆摩托车了?从BTC的基本属性来看,BTC被称为“加密代币”更为合适。BTC诞生10年,有太多人期望推行BTC作为货币进行日常支付,比如有机构开发出BTC的ATM机,有机构签约商家使用BTC支付。但都属于实验性质,并无成功。而央行数字货币DCEP设计就是作为货币使用的,其支持双离线、国家法定认可等特点还是BTC无法比拟的。其币值和人民币1:1兑换,波动性很小,按照目前的技术路线,具有每秒30万TPS的交易处理能力,足够应付日常交易,并且储存在数字货币运营商提供的钱包中,用户使用便捷性和微信支付、支付宝接近,依据多种身份信息来确权,资产不会轻易丢失,甚至比纸币更容易存储。误区二:DCEP和BTC可以相互兑换DCEP出来后,就能开通DCEP兑换BTC的通道吗?相反,非但不会开启,反而更容易监管。央行目前的态度是不支持法币兑换BTC的,因为具有洗钱、资金外流等风险。因此央行必然自己不会,也不允许数字货币的运营商如银行、支付公司开通DCEP兑换BTC的通道。并且,根据DCEP的设计,其具有穿透式监管的能力。据互链脉搏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专利设计,其对非法、违规行为的交易监管更为便捷。DCEP的运营商的钱包服务端上部署每个监管方与运营机构约定的账户限制规则。某个监管方如果发现目标账户涉嫌在经济活动中违法或违规,则可以通过向钱包服务端发送账户限制指令的方式,调用运营机构预先同意的账户限制规则,并指定目标账户,使得钱包服务端可以立即依据调用的账户限制规则来对目标账户进行限制操作。换句话说一旦察觉有人用DCEP兑换BTC,可以立刻对相关账户进行限制权限、冻结等操作。误区三:可以合法地炒币了理论上,DCEP确实可以炒,但只能当炒外汇那样操作。误区四:DCEP基于区块链种种证据显示,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基于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的信用来源于国家的信用,只要保障了安全、隐私等,便不需要区块链赋予每一笔交易的确认。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区块链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穆长春、狄刚、吕远、钱友才、卿苏德联合发文《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文章指出,区块链以大量冗余数据的同步存储和共同计算为代价,牺牲了系统处理效能和客户的部分隐私,尚不适合传统零售支付等高并发场景。文章还表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冲突。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不能离开集中式账户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统之上,这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冲突。因此,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但DCEP也借鉴应用了区块链部分组成技术,例如,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资金的定向流通,利用非对称加密认证身份。其中,比特币区块链中的非对称加密与“传统”的数字身份认证类似,或将被用于DCEP的大量场景,例如,由用户钱包的安全模块生成公、私钥对,两者一一对应,公钥可公开,私钥不公开,私钥可用于对消息签名,公钥可用于验证私钥签名后的信息,以此确认私钥所有者的身份。央行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说明问世已不远矣。和币圈没关系,但会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区块链应用落地的发展。农行、中行相继传出DCEP内测数字钱包2020年4月14日晚,一张DCEP的个人钱包APP截图在网上盛传,该截图显示,兑换数字货币的付款账户选择为农业银行;农业银行或已开始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进行内部测试。上图为农业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内部测试界面上图为中国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内部测试界面参考文献[0] 东兴证券: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产业研究尝试研究报告[1] IMF总裁 克里斯蒂娜 • 拉加德 变《革之风:发行新型数字货币的理由》[2] 广发证券关于DCEP的运行机制[3] 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技术研究报告[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 发布于 2020-04-16 20:16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DCEP)货币​赞同 75​​16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区块链新看点区块链科技领域的资深博客:chengwf.com陈莉知

细说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与Libra会擦出怎样的火花?_金改实验室_澎湃新闻-The Paper

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与Libra会擦出怎样的火花?_金改实验室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细说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与Libra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澎湃新闻记者 叶映荷2020-10-03 08:43来源:澎湃新闻 ∙ 金改实验室 >字号2020年,数字人民币(DCEP)落地进程提速,呼之欲出。有观点认为2019年6月超主权数字货币Libra项目的横空出世或许是催化剂,该项目计划在2020年发行Libra。同属于数字货币,当超主权数字货币Libra遇上主权数字货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数字人民币与Libra区别究竟在哪?两者的关系是竞争还是互补?数字人民币与Libra的异同点Libra总共推出了两个版本,但目前仍未正式发行。在Libra1.0白皮书中,Libra是由全球社交网络巨头脸书(Facebook)牵头,成立独立的管理协会,于2020年推出的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新加坡元按比例挂钩的无国界货币。之后又在2.0版本中将重心从锚定一篮子货币转为锚定单一货币。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郝毅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和Libra,本质上都是基于Token(代币)发行的信用货币,从技术上,都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快速、高效、透明化的信息传递。他认为,Libra与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的差异在于,信用基础不同。Libra主要依赖于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的商业信用,以及抵押的一篮子货币资产。而央行数字货币是基于一国的国家信用。“DCEP是主权数字法币,有国家信用背书,比Libra的可靠性更高,场景化贴近民生更强,而且参与的机构也都很强的执行力,这是Libra不能比拟的。”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院孙扬也提到这一点。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提到,从法律上看,DCEP具有无限法偿性,即当使用DCEP进行支付时,商家是不能拒收的;而Libra和USDT不具有无限法偿性,商家是可以拒收的。郝毅还指出,双方监管体系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的一部分,大部分主流经济体都对货币发行、管理有着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而Libra的管理尚无完善的法律支撑,各国对加密货币的属性、态度差异较大。他认为,数字人民币和Libra的应用范围也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国法币的数字化,除了少数国际货币外,其应用范围主要局限在一国以内,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禁止境内交易使用外币结算。Libra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面向全球支付的,旗下的WhatsApp等社交软件本来就没有国界属性(除了在少量国家禁用,或者有特殊监管要求除外),也很难对其中的支付行为进行追踪确定监管属地,因此Libra的应用范围将超过国界线,实现全球应用,其应用范围可能超过世界上绝大部分法币。孙扬还表示,DCEP支持双离线支付,Libra需要网络才能支付。DCEP以人民币作为资产储备,汇率波动小,Libra是用一篮子货币作为资产储备,会有汇率浮动。DCEP是双层运营体系,Libra是通过Libra协会治理的半去中心化管理模式。DCEP没有锁定区块链技术,LIBRA顶层结算用区块链,底层结算是中心化架构。竞争还是互补?Libra协会在2.0白皮书中表示,尽管他们一直希望Libra能够补充法定货币,而非竞争关系,但人们一直担忧如果网络规模庞大、数量庞大、多币种的Libra可能会干扰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据路透社7月2日报道,当前现金使用量的急剧下降以及Facebook 25亿用户采用其生产的数字货币Libra的可能性,促使各国中央银行开始研究如何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路透社援引立陶宛中央银行副行长Marius Jurgilas表示:“在我们意识到其他人可能占领我们(货币)空间的威胁之前,中央银行界没人认真考虑数字货币。郝毅认为,Libra冲击了一国的货币主权,这是各国政府不能接受的。而且,Libra的主要功能,央行数字货币都可以实现。所以,在经济发达国家技术和财力可以支持的前提下,国家会发行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Facebook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不少国家的国民资产,其债券信用评级也超过了不少主权债评级,在这一点上,Libra对中小经济体的冲击更大。不过有专家认为,Libra无法颠覆货币体系。“即使其改为与单一货币挂钩,其实际运用的空间和价值依然存在很大疑问,不可能颠覆和取代法定货币体系。”王永利说。Libra的未来是美元数字货币?实际上,2020年4月,Libra白皮书的2.0版本,对Libra的初始设计做了四项重大修改。其中一项就是,将提供由单一货币支持的“稳定币”,每种单一货币稳定币将由储备金以1:1的比例支持,包括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及以该货币计价非常短期的政府债券。尽管“由多种本国货币支持的加密货币”这一最初设计重点仍然存在,但重要性将下降。OKEx的CEO Jay Hao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锚定一篮子货币的Libra,可以看成是类似SDR(特别取款权)的超主权货币,是一种新的货币,但锚定单一货币,比如LibraUSD,可以看成是美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就是美元本身。郝毅认为,目前来看,Libra确实有变成美元数字货币的可能。基于以下两点分析:第一,Libra在2020年4月公布了Libra白皮书2.0,大幅向监管妥协。第二,Libra的母公司Facebook终究是一家注册地在美国的公司,且Libra公布的盯住的货币篮子中,美元占比最高。存在美国利用Libra继续行使美元霸权的可能性。但孙扬并不认同,他表示Libra是一个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产物,参与者都是机构,会冲击美元货币体系。欧盟五国已经明确表态反对Libra进入欧洲,Libra一揽子货币中虽然美元占超过50%,但是注册地在瑞士,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其实美国也是反对的。双方的推行之路目前看,央行数字货币已呼之欲出,但Libra的推出时间却不明朗。事实上,据3月英国媒体BBC报道,Libra预计将于2020年秋天启动,比最初计划的时间晚了几个月。但如今,距2021年还有不到3个月,Libra仍未如期推出。这或许与其受到的重重阻力有关。Libra项目发布后受到各国监管层的反对。2019年7月与10月,美国国会先后两次举行审查天秤币的听证会,后一次,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亲自出席。美联储理事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也曾对天秤币发起了广泛讨论,称其面临“一系列法律和监管方面的核心挑战”,包括如何将其与一篮子基础资产挂钩。“货币已经成为一国主权的象征,关系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有多少国家愿意将自己的货币主权让渡给一家外国私人公司?如何保证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受影响?特别是对于资本尚未开放的国家而言,资本外逃如何解决?如何保证本国数据信息的安全?”孙扬说,“这些都很难解决,冲击太大。步子太大,带来的问题太多,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不被监管许可,被束之高阁无法落地。”郝毅认为,Libra不太容易实现,至少在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不容易实现。但他也指出,在经济欠发达、本国货币不稳定的国家,Libra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数字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他表示,Libra可能从监管较为宽松的发展中国家发力,逐步向发达国家渗透。目前为止,不仅Libra项目初始设计做出了重大修改,其组织架构也多次调整。PayPal、Visa、万事达、eBay、Stripe、Booking等公司公司先后宣布退出Libra的创始成员名单,官网消息显示,淡马锡、Paradigm、Slow Ventures、Blockchain Capital则在2020年先后加入。另据9月23日外媒报道, Libra项目的联合创始人摩根·贝勒(Morgan Beller)已辞职。责任编辑:郑景昕校对:栾梦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1收藏我要举报#数字人民币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邹传伟:超主权货币的理想与现实——Libra从1.0到2.0的启示

伟:超主权货币的理想与现实——Libra从1.0到2.0的启示 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邹传伟:超主权货币的理想与现实——Libra从1.0到2.0的启示 第一财经 2020-04-20 17:55:35 听新闻 作者:邹传伟    责编:林洁琛 Libra 2.0将由单一货币稳定币主导,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仅是补充。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6月18日,Libra第一版白皮书提出的愿景是(可以称为“Libra 1.0”):Libra是基于一篮子货币的合成货币单位,Libra价格与这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挂钩。2019年9月,Facebook公布Libra货币篮子的构成是:美元(USD)50%、欧元(EUR)18%、日元(JPY)14%、英镑(GBP)11%和新加坡元(SGD)7%。按Libra 1.0的愿景,Libra作为一篮子货币稳定币,是一个超主权货币,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是为数十亿人赋能的金融基础设施。

2020年4月16日,Libra第二版白皮书提出重大修订(可以称为“Libra 2.0”):一是增加单一货币稳定币比如LibraUSD、LibraEUR、LibraGBP和LibraSGD等,仍保留一篮子货币稳定币Libra Coin;二是通过稳定合规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反洗钱(AML)、反恐怖融资(CFT)、制裁措施合规和防范非法活动等;三是放弃未来向无许可系统过渡的计划,但保留其主要经济特征,并通过市场驱动的、开放竞争性网络来实现;四是在Libra法币储备池的设计中引入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从Libra1.0到Libra 2.0,核心目标没变,都是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支付系统,以提高金融普惠性并改进跨境支付。Libra 2.0引入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合规框架是金融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2019年6月以来有大量讨论。Libra 2.0加强法币储备池管理,放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影子银行(特别是货币市场基金)监管的背景下,也在预期之中。

Libra从1.0到2.0的最大转向在超主权货币定位上——Libra 2.0尽管包含超主权货币计划Libra Coin,但重要性已显著下降。Libra 2.0将由单一货币稳定币主导,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仅是补充。不仅如此,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也都与Libra 1.0有明显不同。如何理解Libra 2.0的这个转向?这个转向对Libra项目接下来发展有什么影响?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Libra 2.0的经济学设计

以下介绍性内容均翻译整理自Libra第二版白皮书。这版白皮书在金融专业术语的使用上存在表述不清和前后不一致情况,翻译中尽可能保持原意。

(一)单一货币稳定币

币种计划。Libra 2.0将先从Libra Coin货币篮子中的货币开始,发展单一货币稳定币(比如LibraUSD、LibraEUR、LibraGBP和LibraSGD等),供相关货币区的居民和商业机构使用。Libra联盟将与全球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为更多货币发展单一货币稳定币。

储备资产构成。单一货币稳定币将有充足的储备资产支撑。储备资产将具有短期限、低信用风险和高流动性等特点,由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政府债券构成。储备资产至少80%是低信用风险的主权国家(比如主权信用评级不低于标普A+评级和穆迪的A1评级)发行的短期政府债券(比如剩余期限在3个月以内),这些债券需要有高流动性的二级市场。其余不足20%的储备资产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并且可以隔夜转投(Overnight Sweep)到货币市场基金。这些货币市场基金将投资于有相同风险和流动性状况的短期政府债券(比如剩余期限在1年内)。

储备资产的充足性管理。储备资产市值将不低于流通中单一货币稳定币的面值。这有助于防范挤兑和稳定支付系统,使单一货币稳定币的持有者对稳定币兑换为本地货币的能力保有信心。储备资产将定期接受独立审计。审计结果将向公众开放,以证明流通中单一货币稳定币有足额资产支撑。储备资产由一个在地理上分散、资本充足的托管银行网络持有。为了防止储备资产被挪用,储备资产不能被出借、质押或再质押,也不能从储备账户中转出(即使只是暂时)。

资本缓冲。即使有高质量、流动性好的储备资产,Libra网络(Libra联盟的下属机构,拥有储备资产并发行稳定币)仍可能亏损(比如在利率急剧变化时),或在极端经济情况下难以出售资产。为保护Libra用户,Libra网络将保持一个规模适度、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缓冲。比如,资本缓冲将用于覆盖Libra支付系统因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恢复和处置计划。为避免Libra网络不能快速出售储备资产中的政府债券来应对稳定币的赎回需求,甚至不得不以较大折扣出售(即“火线出售”)政府证券的情况,Libra联盟考虑引入两个措施:一是赎回延时,以使Libra网络有充足时间来出售政府债券;二是早赎折扣,对快速赎回收取一定费用,使稳定币持有者内在化他们挤兑造成的负外部性(即分担“火线出售”造成的亏损)。

对法币的影响。单一货币稳定币将根据市场需求而发行和赎回。单一货币稳定币因为有1:1资产支撑,发行和赎回不会伴随着净的货币创造。随着各国发展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些央行数字货币可以直接与Libra网络集成,使Libra网络不用管理相关的储备资产,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和托管风险。

(二)一篮子货币稳定币

实现方式。Libra Coin是Libra网络上单一货币稳定币的数字组合,通过智能合约按固定的名义权重(比如美元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和新加坡元7%)将相关单一货币稳定币综合在一起。Libra联盟认为这个方法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

货币篮子管理。为缓解对Libra联盟单方面更新Libra Coin货币篮子权重的关切,Libra联盟欢迎监管机构、中央银行或国际组织(比如IMF),在Libra联盟的主要监管者——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的指导下,对货币篮子的构成(包括篮子中有哪些货币以及它们的权重)进行监督和控制。

应用场景。Libra Coin将作为高效的跨境结算币。在那些还没有单一货币稳定币的国家,Libra Coin将为居民和商业机构提供一个中立、低风险的选项,从而提高金融普惠性。

对货币主权的影响。七国集团(G7)关于稳定币的报告[1]提出的一个重要关切是,一篮子货币稳定币Libra Coin如果规模足够大并且广泛用于一个国家的境内支付,可能影响该国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Libra联盟觉得这个情景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Libra Coin会为境内支付用户带来汇率风险敞口,并且Libra Coin的使用会受到外汇管制方面的限制。但如果Libra项目在还没有单一货币稳定币的国家引起货币替代方面的担忧,Libra联盟将与该国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合作推出锚定该国货币的稳定币。

(三)Libra 2.0淡化超主权货币定位的原因

根据第二版白皮书的表述,Libra 2.0淡化超主权货币定位有两个原因。第一,主要国家在货币主权、货币替代和货币政策方面的担心。Libra联盟应该在这方面遭遇了不少压力。

第二,货币网络效应对超主权货币应用于支付场景的影响。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的价值储藏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与货币网络效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部分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等都以某种法币为计价单位,习惯用这种法币为单位来衡量面临的风险和机会,并据此做出经济决策。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某些环节使用另一种货币作为支付工具,会引入汇率风险,并影响支付效率和体验。Libra联盟不否认这一点。比如,第二版白皮书提出,在Libra Coin用作跨境结算币时,居民和商业机构从境外居民和商业机构处收取Libra Coin后,可以通过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把Libra Coin兑换为本国货币。

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按照Libra 1.0的设计实现超主权货币,在经济学上会面临非常复杂的问题,并增加监管上的复杂度。我曾在《Libra货币篮子:一个理论分析》中对此问题做了理论分析[2],现在结合Libra 2.0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此问题。

三、稳定币框架下的超主权货币

在稳定币框架下,Libra 1.0和2.0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超主权货币方案。要理解这两个方案,需要先理解单一货币稳定币的风险和监管问题。

(一)单一货币稳定币的风险和监管

单一货币稳定币在经济学设计上非常简单:一个中心化受信任主体(即稳定币发行者)基于法币1:1发行数字凭证,在数字凭证赎回时按1:1兑现法币,并保证法币储备不低于数字凭证总发行量,为此需要定期接受独立审计并披露信息。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数字凭证就是稳定币,数字凭证代表法币,数字凭证流转代表法币交易。

问题在于:第一,稳定币的法币储备不会完全以现金形式存在,而是会部分投资于低风险证券。证券投资有收益,也伴随着风险。一旦证券投资亏损,法币储备就可能不充足。这对稳定币的价值有什么影响?稳定币的持有者会如何应对?第二,即使法币储备中证券投资没有亏损,如果稳定币持有者集中、大额赎回,稳定币发行者能否应对赎回?需要看到的是,任何证券的市场流动性都是有限的,出售证券不可能不耗时、无损失地换回现金。

可以对稳定币引入三个概念来分析上述问题。第一,面值(按锚定货币计价,下同)。面值等于1。第二,如果所有稳定币持有者共同享有法币储备的所有权,1单位稳定币的内涵价值等于法币储备市值除以稳定币发行量。显然,法币储备充足等价于内涵价值不低于1。第三,市场价格。稳定币进入流通后,市场价格受供需因素影响,可以偏离面值和内涵价值。

接下来用一个简化数值例子来说明这3个概念(图1,所有数值均为演示方便)。假设T=0时刻,稳定币发行者收到100美元(即法币储备为100美元),对外发行100个美元稳定币,并将法币储备中80美元投资于国债,20美元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方式存放。到T=1时刻,假设国债投资有-10%和10%有2种可能的收益率,分别称为情景1和情景2。在这两种情景下,稳定币的内涵价值分别为1.08美元和0.92美元。

图1:对稳定币的情景分析

如果法币储备充足或稳定币的内涵价值高于面值(情景1),那么套利机制会让稳定币的市场价格趋近面值,原因如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1美元,用户可以先以市场价格买入1个稳定币,再通过授权经销商(Designated Dealer)向Libra网络赎回1个稳定币,从而获得差价(1美元-市场价格)。在此过程中,稳定币发行量降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市场价格将上升。反之,如果市场价格高于1美元,用户可以用1美元,通过授权经销商向Libra网络获得新发行的1个稳定币,从而获得差价(市场价格-1美元)。在这个过程中,稳定币发行量上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市场价格将下跌。

如果法币储备不充足或稳定币的内涵价值低于面值(情景2),稳定币将处于非足额储备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因为大数定理,全体稳定币持有者在任意时点上只有一部分会选择赎回。法币储备即使非足额,也能应付赎回需求。所以,稳定币非足额储备状态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出现针对稳定币的挤兑,稳定币赎回不断出现,将进一步压低内涵汇率,使挤兑成为“自我实现”的。比如,在情景2中,假设用户通过授权经销商赎回10个稳定币,稳定币的内涵价值将从0.92美元降到0.91美元,与面值之间的差距扩大(情景3)。

如果稳定币处于非足额储备状态并遭受挤兑,所有稳定币持有者都将预期到:第一,随着稳定币赎回,稳定币内涵价值将不断降低,法币储备缺口不断扩大;第二,不可能所有持有者都能按面值赎回稳定币,早赎回比晚赎回对自己更有利,个体理性选择就是早赎回。这就是稳定币挤兑“自我实现”的基础。

有两个机制会放大挤兑的影响。第一,在挤兑过程中,稳定币内涵价值将构成市场价格的锚,从而拉低市场价格。稳定币持有者会更有动力以市场价格买入稳定币并赎回,特别在市场价格低于面值时。第二,如果赎回规模足够大,稳定币发行者为应对赎回,需要出售法币储备中的部分证券头寸。如果是“火线出售”,一方面将不得不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证券,另一方面会拉低市场价格,从而进一步压低稳定币的内涵价值。

比如,在情景3中,假设用户进一步赎回22个稳定币,稳定币发行者除了耗尽仅剩的10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外,还必须出售部分国债以获得12美元。假设稳定币发行者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10%的价格出售国债,并且出售后国债市场价格下跌5%,那么剩余国债市值将变为55.73美元[3],稳定币的内涵价值将降为0.82美元(情景4)。

尽管以上分析针对稳定币,类似情景曾发生在货币市场基金领域,并遵循类似机制。Reserve Primary Fund曾是世界上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时,Reserve Primary Fund管理资产648亿美元,其中7.85亿美元是雷曼兄弟发行的商业票据(占比1.2%)。9月16日,在减记雷曼兄弟的商业票据后,Reserve Primary Fund的单位净值(NAV)跌到0.97美元。Reserve Primary Fund的投资者大量赎回,并引发了整个货币市场基金行业的赎回潮,加剧了信用紧缩。9月29日,美国财政部针对这种局面,推出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临时担保计划。美国财政部在货币市场基金申请并付费的情况下,为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提供担保,保证他们在货币市场基金中的投资不会跌破面值,起到类似存款保险的作用。同日,Reserve Primary Fund宣布停止运营并清算资产。2015年12月,Reserve Primary Fund以0.991美元的单位净值完成清盘。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加强了对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主要方向包括:第一,对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组合的期限、质量、流动性和分散化程度等实施更严格的限制;第二,机构优质货币市场基金改变之前的固定单位净值计价,采取浮动单位净值计价,以更好反映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情况,便于投资者了解基金风险状况,使投资者以更为公平的价格赎回基金;第三,引入流动性费用及赎回门槛限制,以抑制早期赎回者的赎回动力并稳定信心,流动性费用还可以部分抵消赎回对基金净值造成的损失;第四,如果不改变之前的固定单位净值计价,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建立一个由独立的现金或类现金资产组成的资本缓冲池来支持货币市场基金保持稳定的单位净值。

从Libra 2.0对法币储备资产的投资限制、托管机构、独立审计、信息披露、资本缓冲和赎回限制等方面要求,不难看出货币市场基金监管的影子。Libra单一货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从第二版白皮书看,Libra联盟应该希望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作为单一货币稳定币的储备资产,这样就不会有信用风险和托管风险。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不是发行在Libra区块链上,第二版白皮书提出的“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单一货币稳定币”应该是没法实施的。

(二)Libra 1.0的超主权货币方案

Libra 1.0中,Libra网络拥有并管理法币储备池,据此发行超主权货币Libra。Libra网络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Libra是Libra网络的负债(图2)。

图2:Libra网络的资产负债表

授权经销商可以直接与法币储备池交易(实际上是与Libra网络交易),交易的一边是Libra,另一边是一篮子货币。如果是单一货币,那么当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5个货币区对Libra的需求占比与Libra货币篮子权重不一致时,容易造成法币储备池的货币构成失衡。而授权经销商与所在国的Libra用户之间的交易使用本国货币。这样,授权经销商需要经常去外汇市场上调整外汇头寸,并可能存在授权经销商和法币储备池两个层面的轧差机制(图3)。

图3:Libra 1.0中的资金流动

Libra 1.0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Libra的发行和赎回伴随着一篮子货币资产的转移。考虑到不同货币区在金融基础设施上的差异以及托管银行网络,这会造成很大的运营难度和复杂度。

第二,前文对稳定币的分析对超主权货币Libra也适用。对Libra也可以定义内涵价值和市场价格。Libra与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挂钩,不存在固定面值。因为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随时间波动,可以认为Libra有一个移动目标(Moving Target)。

对Libra法币储备金是否充足,可以从两个层次衡量。一是“分币种充足”:法币储备池中某个成分货币的金额(按公允价值衡量)超过流通中Libra的总市值乘以该成分货币在Libra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二是“总体充足”:法币储备池的市值超过流通中Libra的总市值。显然,如果“分币种充足”对每个成分货币都成立,那么肯定有“总体充足”,但反过来不一定。

这两个层次的法币储备充足条件在现实中面临悖论局面。一方面,Libra 1.0中不存在单一货币稳定币,主权国家无法监管“分币种充足”条件。另一方面,Libra 1.0持续运行主要取决于“总体充足”条件,但“总体充足”条件是超主权的,没有合适的国际监管主体。

因为每个成分货币的汇率走势和投资收益不一样,可能出现法币储备池“总体充足”,但“分币种充足”对某个成分货币不成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Libra网络为保证Libra兑现一篮子货币的能力,将不得不在法币储备池中进行跨货币再平衡,即卖出充足程度较高的货币,买入充足程度不够的货币。跨货币再平衡会造成复杂的跨境资本流动,面临复杂监管局面。如果Libra网络不能有效进行跨货币再平衡,即使法币储备池“总体充足”,Libra也可能遭受投机性攻击——投机者会集中赎回Libra,赌Libra网络不能一直兑现一篮子货币。

如果法币储备池长期不满足“总体充足”条件,那么前文分析的稳定币挤兑就会发生。挤兑到一定程度,Libra网络可能不得不调整货币篮子构成。这类似于固定汇率制度在遭受投机性攻击后改为浮动汇率制度。

第三,从超主权货币Libra开始,不是一个好的商业启动策略。首先,超主权货币Libra不仅要满足各货币区的监管,还要满足跨境资本方面的监管,从一开始就面临很大合规压力,并引发主要国家在货币主权、货币替代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担心。其次,根据前文对货币网络效应的讨论,Libra联盟需要从零开始建设一个使用超主权货币的商品和服务网络,并教育培养用户将超主权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和计价单位的习惯。这里面的难度不言而喻。

(三)Libra 2.0的超主权货币方案

Libra 2.0从单一货币稳定币出发,在商业启动上非常便捷。对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等的稳定币,很多机构在Libra联盟之前就进行过尝试,监管部门已初步建立起监管框架。而且从第二版白皮书可以看出,这方面的监管将越来越完善。

对货币当局而言,合法合规的单一货币稳定币主要是一个支付工具,不会有货币创造,不影响货币主权,金融风险可控。不仅如此,因为区块链的开放性特征,单一货币稳定币会拓展本国货币在境外的使用。比如,尽管USDT是2014年才开发出来的一个很不合规、争议很大的美元稳定币,但持有USDT的中国居民数量,已显著超过持有美元存款账户的中国居民数量。因此,单一货币稳定币会强化强势货币的地位,侵蚀弱势货币的地位。比如,一些经济和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已经出现了“美元化”趋势,合法合规的美元稳定币会进一步增强这个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尽管Libra第二版白皮书没有提单一货币稳定币在货币主权、货币替代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Libra 2.0的一篮子货币稳定币Libra Coin通过智能合约就可以实现(图4)。用户按货币篮子比例往智能合约中转入LibraUSD、LibraEUR、LibraGBP和LibraSGD等单一货币稳定币后,智能合约就会生成相应数量的Libra Coin;反之亦然。Libra Coin的发行和赎回完全在区块链上进行,不涉及跨货币的银行账户操作,也几乎不会受到监管。

图4:Libra Coin的发行与赎回

不仅如此,智能合约中存放了多少单一货币稳定币,以及对外发行了多少Libra Coin,都是区块链上公开可查的信息,不需要独立审计就可以取信于用户。这发挥了区块链作为分布式信任基础设施的功能。

在Libra 2.0中,法币储备池没有“总体充足”条件,只需要对每个单一货币稳定币满足“分币种充足”条件即可,而这会受到主权国家的明确监管。此外,法币储备池不需要做跨币种再平衡,不会引起复杂的跨境资本流动。

因此,Libra 2.0的超主权货币方案在经济学设计、监管复杂度和商业启动策略扥方面优于Libra 1.0,实施难度要小得多。但悖论也正在此:超主权货币在Libra 2.0将处于一个边缘位置。如前文指出的,不管方案如何,主要国家对超主权货币在货币主权、货币替代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担心,以及从零开始建设一个使用超主权货币的商品和服务网络的工作量,都是无法回避的。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的实际应用情况,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Libra联盟投入多少资源。

四、总结

本文主要有三点结论。第一,Libra 2.0以LibraUSD、LibraEUR、LibraGBP和LibraSGD等单一货币稳定币为主,以一篮子货币稳定币(也是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为辅。Libra 2.0的超主权货币方案在经济学设计、监管复杂度和商业启动策略扥方面优于Libra 1.0,实施难度要小得多。但悖论在于,超主权货币在Libra 2.0将处于一个边缘位置。超主权货币Libra Coin的实际应用情况,将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Libra联盟投入多少资源。

第二,从Libra第二版白皮书可以看出,主要国家对单一货币稳定币的监管将越来越完善,并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对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对货币当局而言,合法合规的单一货币稳定币主要是一个支付工具,不会有货币创造,不影响货币主权,金融风险可控。单一货币稳定币会强化强势货币的地位,侵蚀弱势货币的地位。

第三,Libra第二版白皮书做出的重大修订,将极大缓解Libra项目面临的监管和商业阻力。Libra项目将加速推进。(作者系万向区块链、PlatON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邹传伟 相关阅读 中行连续第6年发布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12万字报告诠释阿尔法秘诀 01-29 16:29 一财商学院联合钉钉发布《新能源行业数字化白皮书》[摘要]

文章描述了新能源行业正在形成“逆加拉帕戈斯”效应,即产品高频创新、全球化布局加速和产业链深度整合。行业走向垂直一体化,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对数字化提出新需求。文章列举了晶科能源、某光伏制造龙头和振森电能等新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解法,以应对行业面临的全球协同、安全挑战、员工管理挑战和极致效率挑战。 2023-12-13 14:45 BANI时代,如何提升职场人风险应对力?聚焦职场新态度,探讨健康新趋势 2023-12-11 16:56 《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正式发布 2023-12-07 15:23 《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2023年)》发布《白皮书》详细梳理了现阶段北京市大模型应用的典型特点。从模型演进看,通用大模型趋于收敛,垂直行业应用成为大模型产业落地的关键赛道。 2023-11-29 16:26 一财最热 点

李礼辉:警惕Diem成超主权数字货币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李礼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李礼辉:警惕Diem成超主权数字货币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李礼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首页

新闻

体育

财经

娱乐

科技

博客

图片

专栏

更多

汽车

教育

时尚

女性

星座

健康

房产历史视频收藏育儿读书

佛学游戏旅游邮箱导航

移动客户端

新浪微博

新浪新闻

新浪财经

新浪体育

新浪众测

新浪博客

新浪视频

新浪游戏

天气通

我的收藏

注册

登录

区块链 >

正文

行情

股吧

新闻

外汇

新三板

李礼辉:警惕Diem成超主权数字货币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

李礼辉:警惕Diem成超主权数字货币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

2021年10月25日 10:24

市场资讯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腾讯QQ

QQ空间

下载新浪财经app,追踪全球币市行情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原标题:李礼辉:警惕Diem成超主权数字货币 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近日举行的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指出,数字货币的创新既是市场,又是工具;既有机遇,又有风险。

  他表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实验领先全球,在央行数字货币全球化进程中,应力争主导地位,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

  虚拟货币市场风险高

  虚拟货币市场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投机者。据韩国四大虚拟货币交易所统计,该国虚拟货币投资者高达581万,如无重复计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1%。问题在于,虚拟货币市场充斥着投机、欺诈和庞氏骗局。

  “虚拟货币的账户相对集中,关键少数位于食物链顶端,有能力操纵市场,散户往往被‘割韭菜’。”李礼辉指出,2021年1-5月,比特币价格在突破6.5万美元高点后,一再崩盘,最低跌破3万美元。众多杠杆交易在暴涨暴跌中被强制平仓,爆仓资金累计超过100亿美元。

  以虚拟货币为主体的去中心化金融采用对等网络、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等技术,不同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可以建立自动做市、自动清算机制,形成去中介的链上金融体系,可以脱离银行等金融中介。

  在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的应用中,开放的网络没有准入限制,局部透明的资金流便于交易方跟踪,非中央控制的交易可以拒绝监管者的管控和审查。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可匿名、可跨境、难管制,可以成为资金非法流动和投机交易的工具。

  Diem可能成超主权数字货币

  Facebook于2019年启动全球性数字货币Libra研发,2021年明确Libra将精简为Diem,基本架构包括:单一锚定美元、建立公有链+联盟链混合型网、应用可编程智能合约、允许商户端自由切换其他支付服务、27家创始会员包括Visa、Master、Uber等。

  “必须警惕的是,Diem的创始会员拥有20多亿全球用户基础,一旦获得批准,很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李礼辉表示,可能形成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替代”,并形成超越商业银行的金融独角兽,也会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有可能排斥数字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

  打造全球最佳央行数字货币

  对于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李礼辉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将居于核心地位。打造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有利于推进普惠金融,而且有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促进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均衡和协调。必须进一步完善底层技术架构,完善应用场景设计,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确保数字人民币在高并发市场中的规模化可靠应用。

  “与此同时,应有必要策划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李礼辉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有条件成为改善全球支付环境的主要工具。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领先全球,在央行数字货币全球化进程中,应力争主导地位,抓紧研发数字人民币的批发型功能,适应金融机构之间支付清算的需求,谋划建设数字化国际金融中心和数字化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目前,虽然数字人民币自身的技术架构能够达到跨境使用的基本要求,但要实现相关国家和经济体之间无障碍、高流量的跨境支付,还有很多困难。

  在全球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主动参与并积极争取话语权,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努力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第二,建立管控去中心化金融的安全屏障。

  “去中心化金融有可能穿透一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屏障和货币主权及地域金融监管边界。”李礼辉表示。

  他认为,我国有必要深入分析分布式对等架构、去中心化架构等数字化技术已经具备及潜在的“颠覆性”性能,重点研究基于全新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础设施屏障的可能路径,研究技术对策和政策预案,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屏障。

  第三,建立穿透式数字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呼唤监管创新。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应该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建共享,可以对多方数据进行快速解耦和组合,可以共享多方监管数据,可以执行一致化的合规标准,应该覆盖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复杂、耗费资源的现场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和被监管成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唐婧

文章关键词:

李礼辉 数字人民币 数字货币 虚拟货币 美元

我要反馈

APP专享直播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相关新闻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最近访问

我的自选

01/对恒大年报发表“无保留意见”,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被调查02/银行圈炸锅!储户28亿存款不知情下遭质押,银行:已报案!存款方股东:啥时候报的警,说出来!03/沃尔玛回应!家乐福盒马深夜道歉,称遭“二选一”暗指山姆?04/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05/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来了!专家:这两类城市可能优先开展06/云米“翻车”不止强推广告07/炸锅!储户28亿存款突然“不见了”,被拿去给中石油孙公司做担保,还出现逾期,一分钱取不出来!08/菜价疯涨背后:不利天气加上化肥价格上涨09/有经销商称茅台酒部分产品已取消100%拆箱政策 终端销售价格出现30-150元小幅下滑10/财政部、税务总局将起草房地产税试点办法草案

01/最新动向!张坤逆市加仓5200亿巨头,傅鹏博、谢治宇双双增持“化学茅”…这些顶流都在逆市布局02/10月25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03/配置型外资加速流入 “白马蓝筹”获关注04/匪夷所思!银行圈炸锅:储户28亿存款突然"不见了",一分钱取不出来!上市银行竟这样回应!05/房地产税真要来了!资本市场会有何影响?06/A股周一见 | A股市场新主线浮现?机构:低位价值行情确立07/中信证券:低位价值的趋势性行情开始确立08/股海导航 10月25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09/2021年10月25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10/惊动警方!28亿存款突然被挪用,什么情况?医药巨头"状告"渤海银行,业务办理疑点重重?谁在说谎?

01/28亿存款遭莫名质押担保 济民可信六问渤海银行南京分行02/肖钢:未来或有更多资金投向证券类资产 投向房地产的资金将降低03/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未来金融资源投入房地产的比例会继续下降04/朱云来:中国每年理论光伏发电量14万亿度 是当前总用电量的2倍05/中小企业为何贷款难?尚福林:信息不对称、获取成本高06/青年失业率明显回落 909万毕业生将涌向哪里?07/10月25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08/虚拟币“两重天”:境外如火如荼 境内有序清退09/蹊跷!中石油集团全资孙公司贷款逾期 引爆渤海银行28亿担保“罗生门”10/223.87亿元仍未兑付 冻结“红岭系”

7X24小时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李奇霖

赵建:

全球供给体系正遭受巨大破坏

陶金:

啤酒高端化会带来市场机会吗

管涛:

经济三季报亮相两个市场意外

任泽平:

房地产税试点原因影响及展望

纪志宏:

对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思考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金池jinchill:短线存在诱盘中线跌性正浓邢星的微博:十月收官之周 大盘或选择方向黄珏老鹅:20股连续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沙漠雄鹰:房地产税与地产股票(10月25日早评)数字江恩:大盘一周新行情结构板哥看市:盘中机会直击牛股(10.25)拾金客v:此板块决定大盘走向盘之感:房地产税试点 股市影响几何凯恩斯:10.25早间要闻评论股海灯塔:回踩一脚后再上攻刀锋:房地产税靴子落地 这类股被吹爆了智股十方:机会向左 风险向右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金池jinchill:短线存在诱盘中线跌性正浓邢星的微博:十月收官之周 大盘或选择方向黄珏老鹅:20股连续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沙漠雄鹰:房地产税与地产股票(10月25日早评)数字江恩:大盘一周新行情结构板哥看市:盘中机会直击牛股(10.25)拾金客v:此板块决定大盘走向盘之感:房地产税试点 股市影响几何凯恩斯:10.25早间要闻评论股海灯塔:回踩一脚后再上攻刀锋:房地产税靴子落地 这类股被吹爆了智股十方:机会向左 风险向右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券商开户专属通道:新客专享理财福利多多 暗年加银基金:涨了两个礼拜了,跌一天就受不了吗?又是暴雷又是退市的 风来92hcsn:公司定增,以伤本的方式募集资金,是否是饮鸩止渴 赵云老师_36:重拳出击 严打资本恶意炒作煤价 用户7541061048:申通快递近期走势出现三金叉形态,表明股价短期可能见底 越人派:筹码集中度之解释 投基大圣哈哈:那些绝大多数股为什么都是从几十元几年时间跌到退市?就是那些唱 大千奋的股民:看看闽东,妥妥的龙头,这周涨了快30个点了

11-02

力诺特玻

301188

-- 11-01

镇洋发展

603213

-- 11-01

隆华新材

301149

-- 11-01

巨一科技

688162

-- 10-28

三羊马

001317

--

股市直播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广告服务|About Sina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通行证注册

产品答疑|网站律师|SINA English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李礼辉:警惕超主权的“货币替代”_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李礼辉:警惕超主权的“货币替代”_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新闻频道 > 银行 > 正文

订阅《中国银行保险报》

0

李礼辉:警惕超主权的“货币替代” 发布时间:2021-10-23 19:26:1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于晗】

10月2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以虚拟货币为主体的去中心化金融快速发展。同时,以Libra(现称为Diem)为代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在酝酿,一旦获得批准,很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

李礼辉进一步解释道,一是采用分布式对等架构的数字货币有可能穿透法定主权和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屏障,形成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替代”;二是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全面争夺传统金融业务,成为跨国金融独角兽;三是可能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当前,Diem的创始会员拥有20多亿全球用户基础,Diem数字货币系统的基本依托是美元,未来或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美国继续推进美元货币霸权的工具,有可能排斥数字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李礼辉认为,应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进一步完善底层技术架构,完善应用场景设计,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确保数字人民币在高并发市场中的规模化可靠应用。

与此同时,应有必要策划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央行数字货币有条件成为改善全球支付环境的主要工具。我国应力争主导地位,抓紧研发数字人民币的批发型功能,适应金融机构之间支付清算的需求,谋划建设数字化国际金融中心和数字化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此外,在全球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主动参与并积极争取话语权,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努力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在李礼辉看来,去中心化金融有可能穿透一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屏障和货币主权及地域金融监管边界。去中心化金融既是未来国际金融竞争的热点,更是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热点。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实行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金融开放包括资本市场开放,是基本国策;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大局,主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底线。因此,应有必要深入分析分布式对等架构、去中心化架构等数字化技术已经具备及潜在的‘颠覆性’性能,重点研究基于全新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础设施屏障的可能路径,研究技术对策和政策预案,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屏障。”李礼辉说。

此外,李礼辉表示,应建立穿透式数字金融监管。他指出,数字化技术创新正在改变金融服务模式,逐渐形成交互、交叉、交集的金融新业态。这些金融创新也呼唤着监管创新。在他看来,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应该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建共享,可以对多方数据进行快速解耦和组合,可以共享多方监管数据,可以执行一致化的合规标准,应该覆盖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复杂、耗费资源的现场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和被监管成本。

pc版

首页  >  银行

李礼辉:警惕超主权的“货币替代”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23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于晗】

10月2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以虚拟货币为主体的去中心化金融快速发展。同时,以Libra(现称为Diem)为代表的超主权数字货币也在酝酿,一旦获得批准,很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

李礼辉进一步解释道,一是采用分布式对等架构的数字货币有可能穿透法定主权和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屏障,形成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替代”;二是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全面争夺传统金融业务,成为跨国金融独角兽;三是可能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当前,Diem的创始会员拥有20多亿全球用户基础,Diem数字货币系统的基本依托是美元,未来或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美国继续推进美元货币霸权的工具,有可能排斥数字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李礼辉认为,应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进一步完善底层技术架构,完善应用场景设计,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确保数字人民币在高并发市场中的规模化可靠应用。

与此同时,应有必要策划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央行数字货币有条件成为改善全球支付环境的主要工具。我国应力争主导地位,抓紧研发数字人民币的批发型功能,适应金融机构之间支付清算的需求,谋划建设数字化国际金融中心和数字化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此外,在全球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主动参与并积极争取话语权,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努力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在李礼辉看来,去中心化金融有可能穿透一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屏障和货币主权及地域金融监管边界。去中心化金融既是未来国际金融竞争的热点,更是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热点。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实行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金融开放包括资本市场开放,是基本国策;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大局,主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底线。因此,应有必要深入分析分布式对等架构、去中心化架构等数字化技术已经具备及潜在的‘颠覆性’性能,重点研究基于全新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础设施屏障的可能路径,研究技术对策和政策预案,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屏障。”李礼辉说。

此外,李礼辉表示,应建立穿透式数字金融监管。他指出,数字化技术创新正在改变金融服务模式,逐渐形成交互、交叉、交集的金融新业态。这些金融创新也呼唤着监管创新。在他看来,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应该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建共享,可以对多方数据进行快速解耦和组合,可以共享多方监管数据,可以执行一致化的合规标准,应该覆盖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复杂、耗费资源的现场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和被监管成本。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

肖耿:从美元到e-SDR(超主权数字储备货币)

:从美元到e-SDR(超主权数字储备货币) 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微博QQ分享到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肖耿:从美元到e-SDR(超主权数字储备货币) 第一财经 2018-05-01 12:02:21 作者:肖耿    责编:黄宾 加密货币的出现让市场力量有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机会来建立一个真正中立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与资产。 日益升高的中美贸易战风险迫使国际社会不得不思考一个迫切及根本性的难题:如何建立一个地缘政治中立且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世界正从单极秩序向多极无秩序转变的时候,我们目前只能依赖一个以美元为基础、靠债务推动的不成体系的国际货币体系 (International Monetary Non-System)。这个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模式具有顺周期、脆弱及不公平的系统性缺陷及风险,特别是在爆发贸易及地缘政治冲突的时候。

问题的根源在于由“特里芬难题”导致的美国结构性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为了满足全球对美元作为单一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美国必须对世界其他国家保持持续的贸易及经常项目赤字。去年,这一赤字达到了4740亿美元,或美国GDP的2.4%。

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者,美国能够为其财政赤字和国债获得低成本的融资,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名言来描述就是美国的“嚣张特权”。但这一特权可能损害美国的财政纪律,就像近几年来所发生的那样,导致美国联邦赤字高企(2018年达到8330亿美元, 或GDP的4.2%)和不断增加的美国联邦债务(今年3月份高达21万亿美元,或GDP的104%)。

美国总统特朗普所采取的政策加剧了这一趋势。最近的减税和增加军事开支的措施导致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未来几年美国国际投资头寸将出现恶化,净负债将在2022年达到美国GDP的50%。

此外,特朗普发出的贸易战和货币战威胁让人们日益担心美元可能会成为地缘政治纠纷中的武器。这些举动将可能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剧烈震荡,让许多经济体陷入危机——包括那 些将本币盯住美元或持有巨量美元储备的经济体。

当然,特里芬难题是可以避免的,美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过大的影响力也可以缩小,必要条件是要有一种广泛流通的但不由主权国家货币当局发行的国际储备货币。黄金曾经扮演 过这一角色,但它的物理数量限制无法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对流动性和价值储藏的需求。 更好的选择是IMF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它以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及英镑一揽子货币为基础来计价。根据IMF章程第二修订案,SDR应该成为世界“主要货币储备资产”。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和哥伦比亚前财政部长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José Antonio Ocampo)都曾呼吁跟进执行这一修订案。

但目前SDR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无法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据Palais Royal Initiative报告,提高SDR全球地位的关键是通过“在适当保障机制下定期配置SDR”甚至在“特殊情况下”配置SDR。报告还要求IMF与私人部门合作“探索让SDR在私人交易中得到更广泛运用的方法”。SDR成为中立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主要障碍来自地缘政治利益,以及几个发行储备货币的央行,不仅包括美国,也包括欧元区、中国、日本和英国,对SDR的重视程度。但加密货币的出现或许能让SDR的未来发展另辟蹊径:私人部门目前可以直接与央行合作,创造一种加密SDR数字货币,或称“电子特别提款权(e-SDR)”,作为计价单位及储值手段。

从本质上看,这个e-SDR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储备资产,因为它最终由一揽子国际储备货币根据IMF确定的比例来支持。e-SDR的供给将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

当然,要让e-SDR逐步取代美元成为流行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建立规模足够大的以 e-SDR计价的货币及储备资产市场。在这方面,需要成立一些由央行或私人部门所拥有的政治中立的机构来发行这一资产。而参与的央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必须用它们持仓的几个国 际储备货币资产来换取e-SDR资产。

一旦私人部门及市场参与者将e-SDR视为比其组成成分国际储备货币波动更小的资产记账单位,资产管理人、交易员和投资者就有可能采用e-SDR为他们的商品和服务交易定价以及为他们的资产和负债估值。例如,中国政府规模庞大的“一带一路”计划有可能用e-SDR进行计价及融资。从长期看,伦敦或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有望成为应用区块链技术发展eSDR货币及金融产品的试验田,并可以通过一些特别互换便利机制提高以e-SDR计价资产的流动性。

当务之急是建立以e-SDR计价的债务市场,它能够吸引一些不愿卷入储备货币发行国地缘政治博弈乱战中的国家及投资者。跨国企业及国际与区域金融机构应该可以提供所需的eSDR资产供给。在需求端,退休基金、保险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可以购买以e-SDR计价的长期债务。

以e-SDR计价的债务市场的发展对所有国际储备货币——除了美元以外——都有好处,因为它们在e-SDR资产价值的权重比它们当前所占外汇市场的份额更大。从长期看,e-SDR的兴起将有助于对美国施加外部压力来约束其过度的财政支出及过度的国债发行。

加密货币的出现让市场力量有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机会来建立一个真正中立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与资产。在美国的国际领导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预测与琢磨之时,这是不容错过的窗口机会。 (作者系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获得作者授权)

举报 文章作者 肖耿 相关阅读 潘功胜: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昨天 19:12 代表热议修订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应增加机构改革后新职能,并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写入《中国人民银行法》。 03-07 20:03 央行金融市场司:持续优化金融支持体系 倾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03-07 19:51 潘功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03-06 16:36 政府工作报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03-05 09:45 一财最热 点

智观天下丨主权数字货币重塑全球金融体系?|数字货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智观天下丨主权数字货币重塑全球金融体系?|数字货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首页

新闻

体育

财经

娱乐

科技

博客

图片

专栏

更多

汽车

教育

时尚

女性

星座

健康

房产历史视频收藏育儿读书

佛学游戏旅游邮箱导航

移动客户端

新浪微博

新浪新闻

新浪财经

新浪体育

新浪众测

新浪博客

新浪视频

新浪游戏

天气通

我的收藏

注册

登录

自媒体热点 >

正文

行情

股吧

新闻

外汇

新三板

智观天下丨主权数字货币重塑全球金融体系?

智观天下丨主权数字货币重塑全球金融体系?

2021年04月30日 10:06

中国经济时报公众号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腾讯QQ

QQ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范思立  主权数字货币来了。  国际清算银行2021年1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2020年有86%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发,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央行对主权数字货币的态度已从审慎观望转向积极进取。  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第一家引入并试点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对主权数字货币开展研究;2019年,明确提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名称为“数字人民币”;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和北京等五个区域通过大型银行测试数字人民币。随着试点项目的规模扩大,可以想象数字人民币将逐渐替代实体人民币,甚至用于跨境交易。  主权数字货币相较传统的信用货币,理论上其积极意义在于:数字货币供应要规避实体货币的超发和滥发现象,增强法定货币的稳定性;现钞交易具有匿名特性,货币当局对洗钱犯罪、恐怖活动融资等非法交易的监管难度较大,而主权数字货币的可控性更强,这为监管带来便利;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各国都发行了主权数字货币,理论上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可以直接用主权数字货币结算交易,而无须借助中间货币。  目前,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大力推行,数字人民币再先行一步,加之主权数字货币表现出来的稳定性、交易便利,这些优越性不正是当下全球最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困扰——货币超发和货币政策收缩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或紧缩,新兴国家的股市、楼市出现泡沫或因流动性回流美国造成这些国家的资产泡沫被刺穿,他们的财富屡屡被洗劫。  世界各国推行主权数字货币到一定阶段,国际贸易投资结算就可以绕过传统的国际支付系统,国际结算系统如果发生“去美元”并发展到一定程度,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将无须储备大量美元。这不正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解构和颠覆?届时全球将不再遭受美元霸权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重构过程,势必也是一个反复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世界人民终将摆脱美元霸权之苦。  因此,发展中国家对主权数字货币的兴趣更浓厚。但美国对其他国家推行主权数字货币保持警惕,尤其是紧盯中国主权数字货币计划,美国担心中国的主权数字货币可能削弱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但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表态是,中国推出数字货币的动机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货币主权”。  为此,美国官方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2020年10月,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一起研究一种与美元挂钩的潜在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同期表示,美联储正致力于谨慎、认真、全面地评估央行数字货币对美国经济和支付系统带来的潜在成本和收益。  可以明确的是,美国现在积极推行数字美元,短期动机是将数字美元作为对冲疫情的工具,通过快速政府转移支付,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依赖传统支付手段,政府无法开展实时的转移支付;长远目的则是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仍继续发挥其领导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主权数字货币完全取代传统货币,虽然给美元霸权带来挑战,但其对各国自身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其影响将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所以,如何利用好数字科技这把利刃,也在于各国货币当局自己的把控能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章关键词:

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 美元

我要反馈

APP专享直播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相关新闻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最近访问

我的自选

01/牡丹江二手房跌幅全国居首 一季度价格回到14年前02/“五一”假期明日开启 各地部署严防“人从众”03/获客难留客难 信用卡的“中年危机”04/三大国有航司一季度日亏1.56亿元!国航亏损扩大05/31省份GDP增速解码: 海南领跑时代来了?06/六大行一季度日赚近37亿元!工行最能赚 多家不良率下降07/巨亏18亿但股价冲击涨停 天齐锂业财务费用同比少7亿08/明星工作室如何成了“避税神器”?09/郑爽“天价片酬”调查进展:广电总局、中视协发声10/Pimco:大宗商品上涨有别于超级周期 皆因关键原材料严重短缺

01/黄光裕首次公开场合露面 妻子杜鹃发言(附图)02/全世界都在涨价:连巨头们也扛不住了 未来还要涨涨涨?03/退市生死劫:A股退市高危股最新名单出炉 避雷必看04/外资猛灌A股:美股持续新高 A股吃饭行情要来了?05/26股获机构高频力荐 18股上涨空间超20%06/北向资金动向曝光:4月29日这30只个股被猛烈扫货(附名单)07/贝莱德重磅发声:调整后中国股市估值较合理 看好这三大投资方向08/2021年4月30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09/4月29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10/郑爽1.6亿天价片酬背后的北京文化突然被ST了 超百亿灰飞烟灭

01/私募老总开滴滴、银行行长送外卖:一天400块就是中年人的踏实02/五大行成绩单出炉:资产质量持续转好 中行实现不良"双降"03/1枚BTC=18万枚DOGE!从马斯克叙事式喊单看狗狗币暴涨逻辑04/银行股“秒杀”银行理财? 2020年银行股息率3.83% 最高达6%05/4月30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06/外汇局:各银行要支持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07/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08/北京摸排数据中心涉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情况 释放了什么信号?09/各银行大手笔“下注”金融科技 去年总投入2078亿元10/大同、晋中及晋城银行延期披露2020年年报 均参与山西银行合并重组

7X24小时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李扬

cf40:

美联储政策走向悬念何解

诸建芳:

美联储2021年4月议息会议

cf40:

金融委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张瑜:

美联储调整经济措辞

老艾:

主力提前囤货备战红五月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概念爱好者:灯下黑 都忽略的板块却被巨资盯上投资家老金:跟随主力布局节后方向轩阳论市:4月30日热点分析及实战策略股海伏笔: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红色警告黄珏老鹅:17股昨日获主力资金青睐黄家茶社:蓄势归来欲过关股海灯塔:半仓过节、进可攻退可守寒江股杀手:跌停潮进入最后一天 大盘也将拨云见日李云飞-豪七的爸比:还在建仓期 节前及时上车盘股王者:4月30日强势个股涨停板掘金刀锋:总龙头关一天就复牌 统计局出来“辟谣”了宋-驰:持股还是持币 看完文章一目了然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概念爱好者:灯下黑 都忽略的板块却被巨资盯上投资家老金:跟随主力布局节后方向轩阳论市:4月30日热点分析及实战策略股海伏笔: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红色警告黄珏老鹅:17股昨日获主力资金青睐黄家茶社:蓄势归来欲过关股海灯塔:半仓过节、进可攻退可守寒江股杀手:跌停潮进入最后一天 大盘也将拨云见日李云飞-豪七的爸比:还在建仓期 节前及时上车盘股王者:4月30日强势个股涨停板掘金刀锋:总龙头关一天就复牌 统计局出来“辟谣”了宋-驰:持股还是持币 看完文章一目了然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券商开户专属通道:新客专享理财福利多多 跑赢大盘的王者微博1:今天聊聊那几个“火辣”板块 彭恩泽:半导体业绩谁的表现超预期? 跑赢大盘的王者微博1:变色龙突然火了 王氏子_22:从现在外资持仓来看 现在堪比07年那轮牛市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户7540663692:庄的筹码派发不出去了 往下砸更没人接 用户7541192695:业务持续恢复 经营高增长 le学不是叔叔: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就是证金公司的分仓号

05-07

电气风电

688660

-- 05-06

南侨食品

605339

16.98 05-06

亚辉龙

688575

14.8 05-06

依依股份

001206

44.6 04-30

睿昂基因

688217

18.42

团车网再度调低IPO募资额

君实生物赴港IPO:研发烧钱苏州龙杰核心工艺将被淘汰

三只松鼠:IPO仍在排队中IPO排队者:高新成通关密码

股市直播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广告服务|About Sina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通行证注册

产品答疑|网站律师|SINA English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